“联合国社区”里的新年愿望清单:寄温情 见信心 在曹妃甸港 3万个手工水饺吃到家的味道 记者实测“抢红包”多数提现有门槛 少部分可以秒到账 数字人民币试点“多地开花” 为这个春节增添别样年味儿 就地过年不孤单 大城市里也可寻“乡土” 地方春晚为百姓过年端出“特色菜” 春节假期前四天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新年“开门红”,“牛”气冲天! 线上观影热、线下票房火 这个“春节档”有点牛 科普:不同款新冠疫苗混合接种可行吗? 2月15日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22人出院 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当事人:相信美好,也愿多助人 春节假期返程高峰将至 河南发布返程预警 美国纽约地铁站发生多起伤人事件 造成两人死亡 外媒:美国“疫情寒冬”短时间内很难结束 “孩子没回家,也有饺子吃”——山东荣成市“暖心食堂”春节志愿助老不打烊 宁夏一女子沉迷网赌,诈骗他人100多万!连残疾人都不放过! 新“三大件”重如山,有的结婚花上百万元——结婚难困扰农村大龄男青年 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春晚 海外影响力持续提升 范德普尔在平原冰场打破速滑世界纪录 央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实现余额清零 大年初二走失的银川老人,昨晚疑似在三沙源附近出现!请留意! 春节高发!仅10多天!宁夏33人被骗156万元! 新疆口岸迎来首列汽车整车西行过境班列 我国2020年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近7万种次 谢恩人上门拜年27载 浙江温台两家人亲如一家 浙东小山村的“欢乐”春节:守得青山抱得金山 河北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 1月10日即被集中隔离 成都大熊猫基地换春装 萌宠小可爱送祝福 悄然走进生活的收纳整理师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这种年夜饭火了!平均少摄入近800大卡热量 一份授信贷款不耽误村民发牛财 "春节档"有点牛!史上首次连续3天单日票房破10亿 惠农区:解开多年的供热“死结” 声音传递艺术 镜头聚焦故乡 【新春走基层】春江水暖鸭先知,碧水玉镜沙湖美 冯庄:“荒地掘金”打造增收恒业 《唐宫夜宴》“出圈”背后:演出服里塞海绵 演员口中含棉花 儿子,妈妈这就回去给你准备年夜饭 黄河修防工李涛: 守护大堤 使命在肩 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访脱贫地标看新春年味 洪灾过后迁新居 开心敞亮过大年 @四类慢性病患者:过年怎样吃喝才放心?专家这么说 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江西鄱阳一订婚仪式上摆出巨额现金彩礼 被黑榜通报 走进夜晚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提取核酸也算是体力活 主创回应《唐宫夜宴》“火出圈”:将继续挖掘中原文化 黄河河底30米的“温暖”坚守 新春走基层|济南:春暖健身忙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联合国社区”里的新年愿望清单:寄温情 见信心

2021-02-15 17:03:09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联合国社区”里的新年愿望清单:寄温情 见信心

中新网义乌2月15日电(记者 奚金燕)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阿富汗姑娘丽娜新学的一句中国诗词。她用这句话形容自己在浙江义乌鸡鸣山社区的这一年。

鸡鸣山社区因靠近义乌国际商贸城,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0多名境外人员居住,被称为“联合国社区”。今年受疫情影响,有300多名外国居民留在义乌“就地过年”。

16岁的丽娜是其中一员。丽娜四年前跟随做生意的父母来到义乌。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入,丽娜说,在这里就像生活在自己家乡一样自在。

往年趁着中国春节,父母都会带她回阿富汗,年后再回到义乌。疫情背景下,丽娜记得清楚,在去年3月回到义乌后居家隔离的那段日子,社区的暖心服务让他们安心不少,“有问题社区都会上门解决,在这里没有人拿我们当‘外’人。”

外国居民和本地居民们化“疫情”为“义情”,为庚子年画上了温暖的句号。新的一年,新的愿望也在“发酵”。

丽娜说,这次疫情让她坚定了学习中医文化的信念。丽娜热爱中国文化,不仅喜欢剪纸、刺绣等中国传统技艺,对中医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疫情期间,中医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希望学成之后可以回阿富汗,帮助更多的人。”

来自也门的小伙巴达也有自己的“新年愿望”——找一个中国媳妇。这并非心血来潮,巴达说,经过此次疫情,他想真正在中国扎下根。

事实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巴达也曾有过担忧。

巴达在义乌生活了3年,白天经营自己的外贸公司,晚上学习中文。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巴达每天都会接到父母的电话,“催我赶紧买机票回去,我说相信中国政府能把疫情控制好。而且中国人讲究义气,我要留下帮助他们。”

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会英文、阿拉伯语、俄语的巴达主动“请战”,和其他来自15个国家的39位外国人加入了社区保卫战。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鸡鸣山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凛凛寒风中,巴达每天从下午4点开始站岗,负责出入口检查登记、身份核实和体温监测,一直坚持到深夜12点,至少8个小时以上,不要报酬。空闲时候,巴达还帮助社区居民采购物资、送货上门。

“当初留下来是对的。”巴达说,随着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各行各业快速重启,他的玩具出口生意不降反升。

“父母现在很放心我在这边。”巴达说,比起生意,他最大的收获是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温暖,对中国经济更加充满信心。他准备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中国市场。

这场疫情,也让不少外国夫妻相隔异国。这一年,对来自也门的傲山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无法与远在埃及的妻女团聚,但他每天都会通过视频通话,介绍中国的抗疫经验,“我让他们不要随便出门,出门也要戴好口罩。”

傲山计划,等境外疫情好转,就把妻女接到义乌,全家在义乌开一个餐馆,一起奔赴更好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