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普通人过年也是重要民生关怀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日社评
无论是普通市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基层相对困难的人群,都是社会大家庭不可忽视的一份子。普通人春节过得怎么样,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和真切关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运用政策措施,为普通人过年提供各种支持帮助,用浓浓的善意爱意让他们感受到特别的温暖,共同度过祥和美好的春节。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每个人过年的方式有所不同,内心的感触也不尽相同,过年留给我们的种种印记,又让我们如此感同身受,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每种场景——灯火通明的家中,温馨而热闹,全家人坐在一起开怀畅饮,满满一桌丰盛饭菜,映衬的是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窗外爆竹声声,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
不过在“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的共象之下,个体的情况又是具体而微的。每年春节,都有一些人为了工作而留在异地,大量一线服务人员为了公共利益而坚守岗位,忍受着别离之苦,只能把对家人的相思埋在心底。在本应全家团圆的喜庆时刻,有人只能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实现“相聚”,还有人忙得连思念的时间都没有,用实际行动注解了奉献的涵义。而在今年,各地都有许多市民群众和务工人员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别样的过年场景。
在今年上亿人就地过年的背景下,要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文化消费需求,各类服务行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运转,提供不打烊、不断档服务尤显重要。据报道,商务部广泛动员商贸企业春节期间开门营业,全国百万商家加入“外卖不打烊”活动,多地数千家商场、超市延长营业时间,部分品牌连锁超市各门店、农贸市场春节期间不休市、不歇业。为保障普通市民群众和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所需,大量普通劳动者需要加班加点坚守岗位,所有这些普通人如何过年,如何依法保障普通人过年期间的各项权利,成为关注普通人过年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宏大叙事,同样需要关注每个细节和社会末梢,尤其需要把视线延伸到千千万万平凡普通的个体身上。从他们的坚守、艰辛与庸常中去感知冷暖,向他们表达更多的尊重、宽慰、理解与善意,尽可能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有时哪怕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让过年和关注过年变得更有意义。尤其是在今年,亿万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留在异地,普通人今年是如何过年的,更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今年春节,每一个普通人过年的细节都不寻常。我们看到了“高铁小站小团圆”的故事——安徽合肥工务段线路工孙斌,坚持十年春节值守,在临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节,与妻子在值守点团聚过年。我们也看到了“留京人员大过年”的故事——除夕当天,北京新发地留京过年的5000商户都吃上了“暖心”饺子,还收到了丰台区送来的“新年大礼包”。这些普通人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关注他们过年的细节,感动于他们的感动,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在感同身受中照见自己的样子,于内心生发出相同的力量。
无论是普通市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基层相对困难的人群,都是社会大家庭不可忽视的一份子。普通人春节过得怎么样,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和真切关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运用政策措施,为普通人过年提供各种支持帮助,积极创造条件消除普通人过年的“烦恼”,用浓浓的善意爱意让他们感受到特别的温暖,共同度过祥和美好的春节。
在举国欢庆的春节,心有所系,意有所念,情有所寄,仔细倾听那些普通的声音,切实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我们就会在他人的快乐中获得更多快乐,在彼此的幸福安宁中提升幸福感安全感,让春节的宏大叙事成为亿万个体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