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第四天,他出发参加珠峰测高保障
通讯员 汪晨 殷健雄 练红宁
他曾常年战斗在川藏线,保障过1975年的珠峰测量任务,更受到国家登山队的嘉奖……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不凡经历的南京老兵,退伍后淡泊名利,隐功埋名40多年,直到近日,这位七旬老兵的传奇经历才被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偶然得知。今年2月3日,他终于拿出珍藏数十年的立功喜报、奖状以及当年与测量珠峰的国家登山队的合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老兵的讲述。
第一次上川藏线过二郎山没哭鼻子
老人名叫徐长柱,1949年9月出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家住雨花台区宁南街道。他1968年2月入伍,和150多位同籍战友辗转来到四川雅安某汽车团当兵。当时川藏线上运输任务重,部队驾驶员紧缺,新司机成熟一个用一个,理论学过就分到连队直接上车练习,练得上手能开就直接用起来,差不多半年就出师……徐长柱很努力,成了同乡中第一个开车、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上川藏线过二郎山的人。
二郎山陡峭险峻、气候恶劣。20多公里的盘山老路,一侧悬崖一侧峭壁,一年大部时间不是冰雪,就是暴雨浓雾,事故、断道经常发生,驾驶员过这一路段就要三个小时,每次都是过鬼门关。更何况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上,还有让老司机都胆战心惊的“怒江72道拐”和“通麦天险”……不少新兵第一次上川藏线都哭鼻子,徐长柱虽然没哭,但也吓得不轻。
他告诉记者,那时驾驶的车辆叫“大道奇T234”,是淮海战役时缴获的美制车辆,右方向盘,单离合器,脚踩得太快,容易把帮轴折断,所以开这种车需要格外小心。川藏线的许多地方,只能用一挡通过,稍不留意不是溜车就是掉下去了。有一次在二郎山的“鬼招手”发生溜车,他赶紧踩刹车和打方向盘,让车子撞向崖壁才停住。晚上到兵站总结时,领导表扬他救了1台车和5吨货。而在“通麦天险”,峭壁悬崖,道路奇烂,狭窄豁口,不少时候得用一根根大木头垫着,然后一人指挥一人开车,一次次闯过去……那时候,一月津贴才几块钱,但穿着这身军装,就想到奉献和使命,所以高原兵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新婚第四天参加珠峰测高保障任务
1974年秋天,凭着过硬的驾驶技术和政治素养,徐长柱被抽调参加珠峰测高保障任务。新婚第四天,他就和妻子从雅安来到成都,一个回南京,一个去北京报到。
徐长柱被分到后勤保障组,先乘火车押送保障物资抵达西宁,再从西宁出发,开车沿着青藏线,翻越唐古拉,过拉萨,到达定日县城。“总共用了18天时间,路实在不好走。”徐长柱说,距离珠峰大本营还有一两百公里的时候,前方白茫茫一片,只能靠工兵插的小红旗指路和向导带路,再用一天时间终于到了绒布寺附近,住进工兵搭好的帐篷。这里的海拔高度是5100多米,与珠峰直线距离18公里,视野开阔,是珠峰测量登山大部队在珠峰脚下生活的地方和指挥中心。当时,有7个民族的登山、测绘、气象、后勤、警卫等人员434人。5月27日14点30分,中国登山队9人成功登顶并竖起红色测量觇标,其他人员在指定位置陆续进行测绘科考,直到6月撤营。7月23日,我国宣布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得到世界的公认。
徐长柱与其他七位司机住在一个帐篷里。他不愧是个军人,许多事冲在前面。一次,领导安排他带着翻译开车下山拉牦牛草,返程途中车过绒布寺附近时由于货物过重车轮陷住而抛锚,他只好钻进睡袋垫起牦牛草在驾驶室里将就过夜,直至翻译走回大本营调来牵引车才把车拖了回去。“那天晚上根本睡不着,无人区里水声很响。”徐长柱回忆道。
徐长柱说有几个细节至今难忘:一是登山队长史占春对他们很好; 二是在北京检查身体时,医生说他们可以登到7400米海拔高度。在大本营的不少人都想跟着登山队登到这个高度,可带着30斤的背包在大本营跑几下就一个个吃不消了,不过他还是跟着登山队登到过6400米高度。
完成保障任务后,把车子开到青海,托运回京,他就返回成都了,组织安排住院疗养,成都军区首长像接待英雄凯旋一样接见了他们。几年后,考虑到自己学历不高发展受限,他选择了退伍参加家乡建设。
希望川藏铁路通车后到川藏线看看
1978年退伍后,徐长柱把军功章和过往的光辉岁月深埋进心底,在江宁公交客运公司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2009年退休。退伍工作后,组织上安排他跑东山到长江、营防最远的班线。在公司,新分配的车总要请徐长柱上去摸一摸,在部队徐长柱就是修理王,凡是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找他。转开旅游包车之后,北到胶东半岛,南到深圳特区,徐长柱有任务随时出发,毫无怨言,开长途车近30年没出事故。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了解到他不寻常经历,把他请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带他参观了荣誉室。还针对老人家庭的生活困难,纳入帮扶救助网格,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并准备将老人珍贵的照片挂到荣誉室里,让大家共享老兵的光荣。
老人的心态很好,家庭和睦,后辈孝顺。他有个心愿,希望川藏铁路尽快修好,乘火车到川藏线上去看看老部队,看看新战友,看看川藏线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