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通讯:中国北疆宝藏乡村的中国年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4日电 题:中国北疆宝藏乡村的中国年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二三鞭炮入窗来,讶觉新春序幕开。4日是中国北方小年,也是除夕前最重要的节日,扫房子、祭灶王、备年货……小年到来,大年不远,从这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准备中国新年。
位于中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横跨2400多公里,从草原到森林、河流,大自然的给予让这里的牧区和乡村都是特别珍藏版,因此,这里的年味儿也各不相同。
美满富足的布里亚特八宝饭
“今天阿妈要做我们布里亚特美食--八宝饭。”一大早,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草原上的牧民达西便和阿爸帮忙切列巴和果子,为八宝饭做准备。
热腾腾的蒙古包里,火炉上的锅里化着黄油,再做一盆臭李子(林区特有的一种野果)酱……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八宝饭寓意着美满富足。
布里亚特蒙古族上世纪从俄罗斯迁徙至中国境内,总人口近8000人,一直生活在呼伦贝尔鄂温克自治旗的锡尼河两岸。因此,中国境内的布里亚特人饮食习惯既有蒙古族特色,也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
将混着黄油和臭李子酱的熟大米跟奶干、列巴、果子、红枣、葡萄干等食物搅拌均匀,一锅香喷喷的八宝饭完美出炉。
“八宝饭配着早茶,吃饱了去干活。”吃过早餐的达西带着新婚妻子陶陶跟着阿爸去河边凿冰取水,这是牧民冬季在草原上的生活方式。
达西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会提前将饺子包好,放在蒙古包外面的“天然冰柜”里冻上,准备过年吃。
中国冷极村的年味儿
-48.4℃、-52℃……虽已立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气温仍处于极寒状态。
今年,辛俊打算陪父母回老家冷极村过年。
图为游客在冷极村制作糖葫芦。 张玮 摄冷极村的历史最低温曾达到-58℃,-35℃气温可达6个月。也正是因为极寒,每年春节,村子会被一波又一波中外游客“占领”。
在辛俊看来,倚着火墙,在暖乎乎的火炕上包着野菜馅儿饺子,灶炉上的大锅里的小鸡炖蘑菇、黄豆炖卜留克等林区“八大碗”特色菜,还有孩子们在屋外的雪堆上滚雪球、堆雪人、抽冰嘎、响鞭炮……这就是“中国冷极”的年味儿。
“河套风味”的团圆饭
“冬公鸡,夏草鸡,五黄六月的绵圪抵,冰凌碴里的开河鱼。”这是河套人对自己家乡美食的总结,也是家的记忆。
“95后”的徐跃明是西安人,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一家速递公司做了3年快递员。“这是我第一次春节没回家,还是挺想念父母的。”他响应公司倡导,选择就地过年。
在徐跃明包片投递快递的巴彦高勒镇南粮台村菜鸟驿站,负责人李文龙自掏腰包,为“留守”的快递小哥准备了特别的年夜饭。
巴彦淖尔地处河套平原,南有黄河滋润,北有狼山环抱。河套四金果、河套四小吃、河套硬四盘、河套四锅香、河套四碗面,极具内蒙古味道的“河套20风味”已经在3年时间里牢牢地拴住那些外地打工者的胃。
猪肉烩酸菜、鸡勾鱼、胡麻油炸糕……李文龙数着河套风味年夜饭的清单说:“大概有三四个不回家的快递小哥,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家的味道’不能缺席,老话说的好,‘吃饱了不想家’。”
一座蒙古包、一份思乡情、一顿团圆饭,无论身居何处,或经历着什么,中国人从来都过着有温度的中国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