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1月16日电 (记者 刘玉桃)走进初冬的北方小城小区,鲜花、大树、白墙蓝瓦、亭台楼阁,是小区必不可少的“颜色”,地方宽敞、条件允许的小区,还设置了篮球场、活动室、文化广场等。
图为改造后的小区,环境整洁优美。 刘玉桃 摄“没想到我们小区里还会建小广场,平时大家吃完饭,锻炼身体、说说话,有了去处。花园里还放了一些矿石标本,小区里住的大多是地勘人,看到这些都很亲切。”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地质三队家属院居民刘凤荣说。
图为老旧小区改造将公园融入小区。 刘玉桃 摄从“老破差”到“新绿美”,老旧小区“容颜”修复,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白银区地质三队家属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楼龄最长的已经40年了,住户大多为白银矿勘院离退休职工。在改造过程中白银区不仅高标准完善小区基础设施,还结合企业发展历程,打造了以地质文化、历史沿革为主题的地质文化广场,将原锅炉房改建为居民室内活动中心,建成地质型文化小区,提升小区内在“气质”。
图为小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刘玉桃 摄老旧小区是城市变迁的见证,但在岁月洗礼中,这些小区容颜暗淡,墙体斑驳、道路破损、私搭乱建和配套设施残缺等问题凸显,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居民心中的“隐痛”,也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
2010年以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累计投资2.3亿元,实施失管小区改造和老旧楼房改扩翻工程,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探索了做法、积累了经验。去年,白银区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39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改造,123个老旧小区、1232栋老旧住宅旧貌换新颜,惠及民众5.2万户。
图为老旧小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刘玉桃 摄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白银区长通小区,是白银城区众多“高龄小区”的缩影和代表。设施老化、功能不全、配套缺失、隐患突出,加上遍布小区的破烂小平房,一度让居民们倍感困扰。改造环境、规范管理,让生活更“宜居”,成为所有居民心底里最急切的盼望。
“小区里的路平坦了,还安装了路灯,晚上出门也不摸黑了。夏天门口的花草,让人心情愉悦。现在也爱出门了,尤其太阳好的日子,出来晒晒太阳很惬意。”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白银区市民李生荣说,老人腿脚不好,以前小区地面坑洼不平,每次出门都很艰难。
考虑小区住户以老人居多的实际,改造中,该小区高低不平的地方全部采用缓坡方式处理。“现在小区一马平川,一个台阶都没有,我也能出来走一走、转一转。”李生荣说。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为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温度,白银区充分尊重民意,划分“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三个标准,科学编制改造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同时,推进社区“微治理”,参照新建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由街道、社区择优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物业服务,让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