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个月,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当刮目相看。
在今年三四月的红寺堡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中,大河乡从最后一名跃升到第一名,实现从“吃黄牌”到“拿奖牌”的翻身。
从今年3月起,红寺堡区每月都举行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两次考评,5个乡镇排名变化幅度都很大,你追我赶,竞争激烈。
红寺堡区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张辉说,排名第一的乡镇有20万元保洁经费奖励,乡镇书记当着该区干部的面领奖牌,光荣得很;排名最后的乡镇当众“吃黄牌”,领牌的乡镇书记“臊得慌”,连续三次垫底会被调整职务。
启动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建设后,红寺堡区整合10亿元资金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2月以来,紧盯“一年见成效、两年再提高、三年上水平、五年做示范”的整治目标,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绿化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乡风文明行动,健全领导帮抓机制、日常保洁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常态化督导机制、考评奖惩机制,以“意识形态”“周调度、月评比”“为民办实事”为抓手压实责任。
美化乡村环境,红寺堡区下的是“绣花”功夫,精准清污增绿。太阳山镇探索推出“红黄绿”三色环境整治评比机制,挨家挨户进行评比,评出“最美庭院”予以表彰,激发保洁内生动力,扫除卫生死角。
截至目前,红寺堡区栽种绿植83万株,清理垃圾60万吨,“增减”之间让农村人居环境由内到外美起来。
乡村变“靓”干部变“土”
柳泉乡红塔村是一个养牛大村,存栏肉牛2000多头,秸秆牛粪堆得到处都是,还严重影响人们出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千劳用手机照片展示:在并不宽敞的硬化巷道上,充斥着小山一样的牛粪,个别路段都快被堵塞了。
人居环境整治短短几个月,红塔村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粪污看不到不说,其它垃圾也没了踪影,大街小巷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记者采访得知,红塔村被划分为10个网格,由26名网格员及40名保洁员“各司其职”保洁。房前屋后,则由村民“三包”负责:包卫生、包绿化、包管理。此外,还安装了覆盖全村的视频监控及高音喇叭,监督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通过‘智慧化’+‘网格化’,要把红塔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到底。”张千劳告诉记者。
如今,红塔村人走在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中,再也不会因为牛粪堵塞而绕行,更不用忍受刺鼻的粪臭味及满天飞舞的苍蝇。春夏时节,取而代之的是扑鼻而来的槐花香,深吸一口,人的心情别提有多舒畅了。
村民王存说:“过去乡上、村里发动乡亲们清理垃圾,有些人还不理解,还和干部们骂仗哩。现在环境变好了,大伙都念叨起干部们的好了。”村里的颜值越来越“靓”,干部们的模样却越来越“土”。他们在露天环境整治中,常要去一线植树除污,风吹日晒下皮肤越来越糙、面色越来越黑。
一绿遮百丑
“现在,咱们随便看一个村,环境都没得说。”张辉包抓的是柳泉乡人居环境整治,每个工作日他都会驱车十几公里下乡督导,发现卫生及绿化死角后,第一时间进行整改,环境变得越来越美,让他自信满满。
说话间,张辉带着记者走进柳泉乡沙泉村,村里的大路小巷没有任何垃圾,就连村外麦场上的饲草都被堆成大小不等的方块,看得让人舒心。
沙泉村街道两侧新栽了桃树、李子树等果树,周边还砌了花砖。“苗木都是政府无偿提供的,栽上后归周边村民所有。”
张辉认为,人居环境整治“一绿遮百丑”,绿化是美化环境的好办法。沙泉村内外,栽满了樟子松、紫花槐、金叶榆等树种,将这里点缀得绿意盎然。
“这棵树种了才一个月,花就开得这么漂亮。”站在一株紫花槐前,张辉指着树上一串紫花说。
来到沙泉村村郊,张辉指着一排宽阔的林带,表示下一步还要在大树下栽植花卉,进一步丰富绿化层次。
“面子”“里子”皆有
“面子”整洁了,那么“里子”呢?
记者走进红塔村村民马如意家的小院,低头看到地面很干净,水桶、铁锹等用具被整齐归置在角落,柴草、秸秆被集中堆在木棚里,园中的蔬菜瓜果郁郁葱葱。
“面子”“里子”都有了,然而张千劳仍然不满足,还要想方设法搞美化。5月17日,由红寺堡区相关负责人带队,张千劳一行来到西安市长安区的四个行政村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立马感受到了差距。
“咱们的人居环境整治还要再下‘绣花’功夫。”张千劳打算在红塔村的街道墙上画彩绘,在街道两侧种上花卉,把破缸旧桶拿来种花草盛垃圾……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短短一个季度,红寺堡区已被快速扮“靓”,未来“颜值”更可期。(记者 杜晓星 苏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