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舟山5月25日电 (李典)从一穷二白的迷你小岛到中国渔区的先进典型,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舟山蚂蚁岛如何实现逆袭?
25日,近30家海内外媒体踏上这只“东海小蚂蚁”,追溯蚂蚁岛的前世今生,探寻海岛振兴之路。
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蚂蚁岛曾是一个“苦”出名的海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蚂蚁岛以200多个妇女为主的村民搓了12万斤草绳,辗转换钱购买了“草绳船”。随后,村民们又自发捐献450只铜火囱和金银首饰,购得另一艘大捕船“火囱船”。有了渔船,海岛渔业快速发展起来。
修筑三八海塘、在海岛封山育林……凭借蚂蚁岛妇女和渔民的勤劳能干,这个弹丸小岛成功逆袭。这种坚韧的品质经过提炼总结,形成了“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
“蚂蚁岛人艰苦创业的传统,正是中华文化中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华侨周报》副总编辑严凡高谈及,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旅非华侨华人将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传带到非洲。“未来,我们将把这种精神,结合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创业故事,更好地向海外传播中国声音。”
名扬海内外的《军港之夜》的歌词由词作家马金星在蚂蚁岛创作完成。探访马金星《军港之夜》词作创作地后,美国《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颇有感触:“蚂蚁岛流淌着红色的基因,这些红色资源是蚂蚁岛区分于其他海岛的特色所在。年轻一代能够学习到这种精神,传承这种优秀的文化,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今,当地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红色教育体验线、造船体验工业线、特色海洋文化线等,已形成集参观、讲解、学习、互动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闭环系统。
“对海岛地区来说,海岛游竞争非常激烈。蚂蚁岛虽不像普陀山、东极岛这样闻名海内外,但它在打造红色基地,传播中国故事的路径上有着自身的优势。”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俞昼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