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
市民自发前往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清明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节日。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人们敬献鲜花、默哀致敬、聆听先烈革命故事。将亲情血缘延宕开来,在家与国之间,承载着更大的意义。
昨日早上7点,家住郫都区的小白(化名)准时起床,换上一身昨晚熨好的黑色西装,准备前往40余公里外的成都市烈士陵园。
早上9点半,晨曦洒在成都市烈士陵园内,也洒在小白怀中抱着的那束黄色菊花上。他抬头看了看那座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金色纪念碑,眼眶蓦地红了。
小白还发现,不少市民像自己一样,自发来到成都市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忠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烈士陵园获悉,截至当天中午12时,现场祭扫的人数达2970人;在成都英烈网平台上,线上祭扫人数达2651人。同时,自3月18日开始,来成都市烈士陵园现场祭扫的人数累计超过16000人,线上祭扫人数已近2万人。
自发祭扫
烈士墓畔填满鲜花
这不是小白第一次来祭奠英烈了。3年前,自考上成都大学,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上一束花来到成都烈士陵园。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小白说,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对军旅生活也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小白告诉记者,一年后,大学毕业的他将应征入伍。
“这些都是为我们而英勇牺牲的英雄。”在邱光华机组雕像前,刘先生牵着12岁儿子的手,献上鲜花、低头默立。
昨日一大早,刘先生就带着一大家子人和朋友,驱车20余公里来到成都市烈士陵园。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束白菊。
刘先生血脉中也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其祖父曾是军人,家中大哥也曾是一名军人。
“这里讲述的历史更鲜活,远比课本上的文字生动。”刘先生此次专程带上12岁的儿子,“希望孩子能懂得感恩,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记住这些牺牲的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烈士墓园,很多烈士的墓前,都被鲜花填满。
一个女孩在一个烈士墓前站了近10分钟,然后拿出手机放在墓前。手机里流淌着悠扬的音乐,乐声飘散在了风中。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个烈士墓前肃立,用力绷直已驼的背。大概5分钟后,他点燃一根烟,放在烈士墓前,干涸的眼里泛着泪光。
一位女士带着3个孩子,在一烈士墓前站定。她用湿巾纸仔仔细细擦了遍墓碑,擦着擦着就哭了。
这些在烈士墓前祭奠英烈的人,最终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今年开展“云祭扫”
进入烈士陵园祭扫需提前预约
记者从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为降低人员流动聚集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今年清明节,成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祭扫方式缅怀先烈、告慰英灵。除了线下绿色祭扫,成都还将开展以网上祭扫、代为祭扫、远程祭扫等多样形式的“云祭扫”活动,该活动将持续至2021年4月30日。
烈士亲属、退役军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可在中华英烈网“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活动专栏、“四川英烈纪念堂”和“成都英烈网”对英烈们进行祭奠、献花、放孔明灯、留言。从传统实地实物祭扫方式逐步转移到精神传承为主上来,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成都市所有烈士陵园将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每座烈士墓献花祭扫,以绿色文明方式祭扫烈士、告慰烈士英灵。
若需到成都市各烈士陵园现场祭扫的群众,请提前进行预约,到园后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全程佩戴好口罩。祭扫仪式从简,减少驻留时间,完成祭扫后尽快离园,共同维护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平稳、有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