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3月25日电(记者 赵晔娇)今年是法治浙江建设十五周年,3月25日,第十七次浙江省检察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全面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推进浙江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作了研究部署。
记者从会上获悉,五年来,该省检察工作涌现出诸多有全国影响力、有浙江辨识度的开创性亮点。
关键词一:积极推进数字赋能检察工作
近年来,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并撬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当下,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检察工作的特色关键词,该省检察机关正在积极融入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大局。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表示,五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主动顺应数字化变革浪潮,更加注重科技引领办案监督,实施并迭代升级“智慧检务”“智慧检察”,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检察。
牵头建设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全力做好系统应用提质扩面工作,推进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这是检察工作的亮点之一。
据悉,一体化办案系统,是浙江省政法数字化协同工程一号示范项目,主要通过跨部门的数据交换、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打破信息壁垒,构建政法机关一体化的网上协同办案体系。
在基层,检察工作智慧化也不断释放活力。
海盐独立研发“案件码”,以分类管控实现检察程序全面优化,入选高检院首批检察改革典型案例;宁波“啄木鸟数据巡查系统”有效加强业务数据源头治理。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提升办案质效。”贾宇表示。
关键词二: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是推动浙江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浙江经济的源头活水。
人民有所呼、检察有所应。贾宇表示,过去五年,以浙江省委“三服务”活动为牵引,浙江省检察机关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思路举措,推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据悉,2016年以来,浙江省检察院先后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意见21条”“服务保障数字浙江建设意见12条”等,联合沪苏皖三地检察院出台“服务保障长三角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见10条”,举办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法治论坛等。
浙江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创新工作抓手,畅通民企司法诉求渠道。湖州创建“检察长联系商会”机制,衢州组建企业“法律体检”志愿服务队,台州在上市和拟上市民企设立“检察联络室”。
浙江省检察机关还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审慎办理涉民企案件,部署开展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民企内部贪腐立案监督、涉民企“挂案”清理等专项活动,积极推进企业经济犯罪刑事合规试点工作。宁波探索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永康通过办案推动“新型走步机”国家标准出台。
知识产权保护是近年来民营企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对此,浙江省检察机关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五年来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122件,成立义乌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中心、浙南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中心。
关键词三:立法监督办案积极融入社会治理
在社会治理方面,浙江省检察院在未检、法律监督年度报告制度等工作上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湖州春燕工作室、宁波鄞州“七色花”等未检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省首创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被写入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检察长、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后,持续加强和改进“法治进校园”工作。
接下去,浙江省检察院将继续做好未检工作的大数据工作。
浙江省检察机关还在全国率先建立法律监督年度报告制度。省院制发“1号检察建议”督促邮政部门落实规范寄递行业运营,余姚、安吉、仙居等地陆续探索“乡村检察官”“乡村微检察”“片区检察官”等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四:全方面开展检校合作推进人才兴检
五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才兴检”战略,与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开展全方位检校合作,搭建“互聘互派、教育培训、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四大平台,建立健全专家学者全脱产挂职、柔性挂职等工作机制。2018年以来全省共建设专家咨询库8个、专家工作室17个和研究基地11个,46名检察业务专家、领军人才进入高校开展实务教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