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受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有一位与宁夏有着特殊的情缘——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电视连续剧《山海情》凌一农的原型林占熺教授。
“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使我更加坚定了科技扶贫的初心。我也非常感谢当年宁夏的乡亲们对我们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大会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今年已78岁高龄的林占熺教授。他告诉记者,当天的表彰大会,他就坐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一排1号位置,正对着总书记,“如此近距离地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很激动!”
“国家扶贫,匹夫有责”,这是林占熺的口头禅,他长期奋斗在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研发推广第一线,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
1968年,林占熺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他发现以林木为原料发展食(药)用菌的传统做法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于是提出以草代木发展菌业的思路。
1986年,林占熺通过埋头苦干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并连续获得国际国内发明大奖。该技术“以草代木”,从根本上解决了食用菌类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战功卓越。
时间的指针拨回25年前。1996年,中组部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福建厦门举办了针对全国592个贫困县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培训班,特邀林占熺介绍菌草技术。时任宁夏彭阳县县委书记的柳富在培训班上提出该县有丰富的作物秸秆,希望能够用菌草技术种菇。同年,福建和宁夏结成对口帮扶省份。
在这之前,林占熺帮扶过陕西省彬县。在彬县,他建议当地农民利用窑洞种蘑菇,后来试验也成功了,在窑洞中顺利种出了蘑菇。“彭阳县离彬县不远,我想可以试试。”林占熺说。
来宁夏前,林占熺和助手跑到学校小卖部要了6个肥皂箱,将菌草草种装入纸箱里,于1997年4月15日晚来到彭阳县。一到当地,顾不上吃饭,林占熺就打着手电去看当地的窑洞情况。
“现实条件比我们想象的更恶劣。”林占熺回忆说,当时的彭阳县,不仅很贫穷,气候条件也与福建截然不同,这里的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经过实地考察后,林占熺团队选取当地的废弃窑洞发展“窑洞种菇”,并且利用彭阳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劳动力充足、海拔高且气候干燥等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错开福建主产区的出菇季节,生产反季节菇类的想法。
为了确保27个示范户取得成功,林占熺和同事们每天晚上沿着崎岖的山路,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一户户察看菇情,解决问题。当年,示范户全部成功。
“福建菌草”在彭阳县成功扎根,让两省区对菌草扶贫充满信心。第二年,林占熺团队又在荒漠中建起了生态移民村、永宁县闽宁村建立了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团队成员进村驻户住在菇棚,全程服务。最终,200多个示范户均获得丰收,产品销往西安、上海、广州等地。菇农们高兴地称菌草为“闽宁草”“幸福草”,给林占熺团队送来“科技扶贫,情深似海”的锦旗。
从此,菌草力量,被林占熺从福建带到了宁夏;生命之绿,被他亲手涂抹在茫茫戈壁滩上。
“剧情基本真实,但现实更艰苦、也更精彩。”谈到最近热播的扶贫剧《山海情》,林占熺说,前段时间,当年与他一起参加扶贫工作的队员和他们的家人都在追这部电视剧,大家心中充满自豪感。
“《山海情》的播出,对我们菌草行业有很大推动。很多人看了电视后打电话、写信给我,询问关于菌草的各种问题。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领导和我联系,询问当地是不是也适合种植菌草。”林占熺说。
林占熺团队对宁夏的帮扶到现在都没中断过。仅2020年,林占熺就到过宁夏多次,在惠农区、闽宁镇等地指导菌草、蘑菇种植。团队还在黄河上中下游的洪积扇区、沙漠区、砒砂岩区、河滩地水土流失区、盐碱地,开展菌草生态治理研究与应用,系列研究成果表明,在黄河沿岸建设菌草生态屏障技术切实可行,同时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模式。
如今,年近八旬的林占熺仍坚持在菌草研究一线,他觉得自己的状态就像那句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谈及未来,林占熺说:“我们团队将进一步探索黄河流域菌草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李志廷 马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