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移植难题!将供体肺保存时间延长一倍
医线传真
◎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杜巍巍
2月1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围绕肺移植重大关键难题的研究成果,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斩获202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供体肺离体后保存时间太短、围手术期生存率不高、移植术后康复时间长,是国内肺移植领域的关键性难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团队聚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实践中持续科研创新,将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时间从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将供体肺离体后保存时间延长了一倍,3年内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零死亡,移植后最短13天康复出院。
从2016年底开展肺移植手术以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耿庆、林慧庆教授团队围绕肺移植难题,联合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团队开展“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临床关键技术创新”研究。通过近3年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自噬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交互作用,为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首次发现天然免疫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为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防治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通过突破一系列关键难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肺移植团队持续提升供体肺、特别是“边缘性供肺”的利用率,为众多渴望新生的肺衰竭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该院胸外科近3年来实施肺移植手术21例,心外科、胸外科联手成功实施湖北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最远的肺源从以往以武汉为圆心的1000公里半径内,扩大到海南、云南等边疆地区。
该院胸外科团队将供体肺缺血再灌注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后,显著提升了供体肺的质量,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肺移植物失功的发生率极低,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肺移植团队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肺移植,术后康复时间显著缩短。这一研究成果对提高肺移植成功率、扩大肺供体库、提升边缘性供肺移植的安全性及开展紧急救援性肺移植手术,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据悉,研究团队共发布指南、规范及专家共识9个,研究成果在全国1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得以推广,授权专利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