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字鸿沟”
打破硬件限制 北京将创造适老公共环境
【现实挑战】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生活处处受阻
【应对策略】北京市启动“智慧助老”,教老年人用手机;同时出台“友好九条”创造适老社会环境
不熟悉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让部分老年人在出行、就医等方面处处受难。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从国家层面出台方案之后,地方政府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北京市在2021年除了将动员社会力量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之外,还将从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社区环境等九个方面打破硬件设备设施对老年人的限制,创建老年友好社会。
生活健康出行 打破“不适老”硬件限制
老年人群面临的困难不光是对智能设备的不熟练,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因为视力等身体原因无法顺畅操作智能设备。
现实生活中,一些商超、景区“仅支持扫码支付”,有的老年人拿着现金无可奈何;不少城市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让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操作相关软件的老年人寸步难行。央行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为51%。这也意味着,尚有一半老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他们的日常生活显然受到了诸多阻力。
针对当前在公共服务、交通出行、智能应用等领域存在的对老年人不够友好的现象,北京市由市老龄办牵头,起草了《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简称“友好九条”)。
“友好九条”旨在通过营造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居家生活、社区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参与、人文环境、智能应用、家庭关系九个方面的友好环境,打破硬件设备设施对老年人的限制,以及新智能技术给老年人造成的“数字鸿沟”,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公共社会资源和人文环境。“友好九条”旨在营造全社会尊重包容老年人的氛围,促进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让老年人有更好的自主生活和社会参与机会,享有健康和尊严的老年生活。
今年北京将开展“我教老人用手机”活动
日前,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传来消息,本市正研究相关政策营造老年友好环境,打破硬件设备设施对老年人的限制,以及“数字鸿沟”,促进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享有健康和尊严的老年生活。
市老龄委副主任、市老龄办主任于鲁明介绍,2021年本市将继续引导科技向善,从四个方面着力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
一是落实国家《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加强智能技术运用宣传,引导老年人克服数字“恐惧”,解决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
二是启动“智慧助老”行动,开展“我教老人用手机”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落实家庭成员主体责任,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三是加大适老化职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力度,满足老年群体对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需求。
四是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让智能技术更加人性化,提升可操作性。
相关
“十四五”北京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预计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500万人,人口老龄化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小型化、少子化趋势将不断加速。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继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加强老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老龄产业,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支撑,推动京津冀老龄事业协同发展。
文/本报记者 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