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中1月29日电 (记者 李庭耀)“以前在村里,我和老公一年的总收入不到5000元。”29日,陈瑞花正在为进城后的第三个春节做准备,她告诉记者,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她们一家人离开大山,住进县城,自己在安置小区对面的扶贫工厂上班,老公在城里打工,两人一个月就能挣4000多元。
陈瑞花是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义兴镇湾里村村民。和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东告诉记者,该县有6个乡镇41个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整村搬迁,1833户4931名村民搬出大山,住进了位于县城的两个易地扶贫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通过产业保障等措施,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上学就医难曾是和顺县各贫困村的真实写照。图为和顺县山区农民曾经居住的老房子。和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五轮摸底实施整村搬迁
和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山西省东陲,太行之巅,山地、丘陵遍布。经过多年努力,和顺县在2019年4月脱贫摘帽。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上学就医难曾是和顺县各贫困村的真实写照。2016年,和顺县曾对贫困户进行过分散搬迁,实际过程中发现了“贫困户自筹资金偏高”等问题。面对问题,和顺县委、县政府重新审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开展“回头看”,围绕各类问题开展彻底整改。
2017年5月,和顺县委、县政府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生产发展空间不足、就医上学路程较远、人畜饮水条件困难、地质灾害隐患较大的偏远村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摸底调查,经过全县上下五轮调查摸底,决定在未实施过移民搬迁的6个乡镇150人以下的41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整村搬迁。
和顺县还在两个安置小区附近建成了两座扶贫工厂,建设了服装、刺绣、塑料加工扶贫车间。和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全县动手帮扶搬迁住新居
刘东介绍,在确定精准搬迁对象的同时,和顺县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推进领导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13个部门联动协作,分别负责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拆旧复垦、社区医疗、就近入学等工作。
针对搬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地出台了《和顺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问答38问》,解决了参军入伍人员、出嫁新生人员、在外上学人员、在村居住“市民”等一系列难题。
2018年11月7日,正值立冬节气,一辆辆挂着“易地扶贫搬迁服务车队”“易地搬迁青年志愿者车队”条幅的大小车辆陆续开进位于和顺县城的“康阜嘉园”和“梁余新苑”两个安置小区。
为搞好这次大规模集中搬迁,和顺县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工作服务领导小组,由和顺县委书记孙永胜担任组长,25名县级领导包保41个搬迁村,实行一村一领导、一村一专班组织服务开展搬迁入住工作。这次集中搬迁,和顺县20多个机关单位500余名干部职工,15个企业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
产业保障稳住搬迁群众
刘东告诉记者,和顺县实现了当年搬迁,当年增收。食用菌产业园和扶贫工厂两大后续产业工程让大山里的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
“我们建了1600个菌菇大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对象户均一个菌菇大棚。”刘东说,该项目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9月开始陆续投放菌棒,户均增收3000元。
为解决搬迁群众缺技术、缺市场、难管理等难题,和顺县组建了易地扶贫搬迁菌菇产业联合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对食用菌产业园实行公司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此外,和顺县还在两个安置小区附近建成了两座扶贫工厂,建设了服装、刺绣、塑料加工扶贫车间,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搬出大山的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至3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