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强则信心足,信心足则预期稳。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消费市场仍然不乏亮点。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活力凸显,其中消费“购物车”的拉动作用至为关键。
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20年我区城乡居民对衣着、娱乐等消费支出略有下降,但食品、住房及网购支出大幅增长。天猫统计,宁夏地区2020年“双11”网购成交额13.7亿元,城市购买力排行依次为: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固原。
数字背后,是一辆辆满满当当的“购物车”,也暗含着一个个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升级。
而这辆“购物车”,早已经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购物车,它加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也装着全区经济稳中有进的大气象。
钱慕华放下手机,才发现天色微亮。
刚刚目送大宝出门上学,看到孩子只戴了一只手套。“肯定又弄丢了一只,回来不敢说。”她拿起手机,熟练地进入网上商城,往“购物车”里“扔”进一双男士手套。
半个小时后,她又往“购物车”里又塞进一箱奶粉——在照顾二宝吃早饭时,她才注意到奶粉桶只剩浅浅一层,马上下单,同城配送,应该在晚上睡觉前,孩子的“口粮”就能到货。
作为一名二胎妈妈,钱慕华没有时间外出购物,可这完全不影响她日常的消费,相反,购物的时间更随意、方式更便捷、可选择的产品更丰富、范围更广泛。
手机里那辆无形的“购物车”,满足着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以及他们的物质乃至精神文化需求,见证着一个普通家庭的消费结构变化。
有升有降消费结构两极分化
自从有了二宝,钱慕华“购物车”里的女装数量断崖式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买给二宝的早教玩具及为大宝准备的各类网课。
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数据显示,对衣着类需求的减少和对教育类投入的增加,是我区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的消费现状。
樊华任职于银川市一家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丈夫一起,承担着四口之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给上初二的女儿报课外培训班,一年支出超过3万元。孩子还想继续学习钢琴,艺术课支出一年1万多元。”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从小女儿1岁起,她就给孩子报了早教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课程内容也更加丰富:“小女儿现在3岁半,报了英语课、舞蹈课、画画班和乐高课程。现在年纪小,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以后会根据她的兴趣,对课程做个取舍。”
培养小女儿的兴趣并不“便宜”,一年的画画课程费用就超过8000元。尽管对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樊华却丝毫没有在这方面缩减开支的想法:“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如果没有拼尽全力为他们打好基础,以后难免后悔。”
总收入保持不变,消费结构中有升必定有降,樊华与爱人将对衣着、娱乐类的消费需求,压减至最低:“中年人的消费更具目的性,买太多的衣服,不会给生活带来质的变化,反而会造成整理时的困扰。”
数据显示,我区城乡居民2020年消费八大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娱教育及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中,衣着类消费明显下降。这不仅体现在它在中年人“购物车”中占比减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将它默默移出“购物车”。
27岁的李欢月大学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月收入8000多元。“25岁之前,衣服买得比较多,一个季度至少买一次,每次消费三四千元,一年下来也得1万多元。今年结婚有了小家,消费观念和习惯开始有了变化,现在只买必需品,虽然还是会经常逛购物网站,但看得多买得少。”
李欢月消费观念的转变,代表了部分年轻人。今年,她的“购物车”中多了一些专业书籍:“以前经常会冲动消费,买回来一堆没用的东西。现在消费变得理性。今年准备多看些专业书籍,为自己充电,在工作上更进一步。”
有冷有热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消费趋于理性,这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在对我区2020年消费结构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于理性。
这是一个共性特征,而透过共性观察具体一个人的“购物车”,又显得个性十足。
“我的‘购物车’里,‘含金量’最高的就是每年平均3000多元的运动装备支出。”董军霞打开自己的羽毛球专业球包,向记者展示那一支1560元的弓箭牌球拍:“球拍使用频率高,价格高低决定着球拍的抗击打能力,要维护球拍,还要经常绷线,3个月左右绷一次,一次花费50元。”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购物车”中,运动装备占比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对全区2020年上半年消费支出特点分析发现,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城乡居民交通消费支出1012元,同比下降19.9%,其中购买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各类交通工具中,自行车的购买量和金额出现“双增长”。
一场疫情,让人们更加珍视健康,关注运动。
58岁的王庆建爱上皮划艇,52岁的刘国正迷上马拉松,69岁的马志忠喜欢在冰上自由旋转的感觉……这些过去很少为自己“买买买”的中老年男性,开始主动丰富自己的“购物车”,将价格昂贵的小众运动装备,列入购物清单。
“这不是冲动,相反,更体现出理性消费。”刘国正说,在购物中做出冷静的取舍,哪些是为爱好买单,哪些是为面子买单,减少不必要支出,增加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支出,这种理性消费带来的生活变化,更积极更阳光,更让人向往。
安晓霞的消费天平也有了倾斜。以往“双11”,她都会囤积大量打折物品,而今年她的“购物车”里,只装着一张薄薄的健身卡。
“大家不再为了省钱买‘便宜货’,而是更看重商品的内在价值和个人喜好,越来越趋向于高端化、品质化。”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综合处负责人龚淑玲说,从过去的冲动囤货到如今的理智消费,皆属于“消费升级”的表现,折扣已经不是最大的驱动力,消费者也不再将就于低价,而是逐渐向“只买适合自己的”方向转变。
2020年天猫数据统计出的该年度“双11”宁夏人最爱买的新品冠亚军分别是:手机和扫地机器人。
有老有小消费主体多样化
2020年12月27日,家住永宁县的王林梅和老伴儿自费2600多元去医院做体检,这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多少有点奢侈。但王林梅觉得很有必要:“干了一辈子农活儿,落下一身毛病,体检必须经常做,现在健康最重要,我们身体好了,才不会给孩子们添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对我区城乡消费差距的调查分析,农村居民更偏向于基础生活需求消费,这与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进城转变为市民,农村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有限的因素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只达到全区平均水平的63.6%,达到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48.5%。
城乡消费数字上的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够缩小的,但在思想意识上的差距已逐渐缩小。
同样是老年人,在宁夏老年大学智能手机课的培训班上,不少白发苍苍的学生,跟着65岁的老师学习手机操作,其中重要的一课是网上购物。65岁的赵明成已经在网上商城购买了一部单反相机。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老年人也不再是“节衣缩食”的代名词,他们心甘情愿为健康、为爱好花钱。
从2020年天猫对“双11”当天宁夏网民消费情况分析看,消费的主体已跳出中青年群体,00后同样贡献着消费力量,50后和60后占当天消费人数的6.7%。(记者秦磊李锦智慧实习生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