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彭阳:“玉豆共生”实现一田双收 通贵乡4对新人举办中式集体婚礼 惠农区一男子遭遇“同城约会”骗局 宁夏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银召开 风与光,宁夏算力出圈的密码 体教融合,铺就学生健康成长路 周知!宁夏这项缴费标准定了!每人350元 中卫:在戈壁荒漠写“云天” 宁夏建设城乡现代社区服务体系 工信部将继续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体系 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3年起实施 00后走向职场,求职心态更多元 生态修复后,典农河将更加靓丽 若缓刑期间违反禁止令,法院会怎么处理? 老年代步车任性上路何时休 九三学社智汇宁夏同心科创工程启动仪式举行 宁夏第25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 中国航油持续10年帮扶佟记圈村 宁夏明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银川华信智: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提质增效” 发案数大幅下降 银川公安坚决打赢“百日行动”收官战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宁夏共享集团持续打造"互联网+双创+绿色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宁夏唯一!宁夏盐池县成为全国首批47个创新型县(市)之一 利通区开展节日常态督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明年四月起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新标准 平罗县持续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行动 “科技方”为宁夏草原生态“强筋健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莫让全社会为个人失当行为“买单” 2022年宁夏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启动会在西吉县召开 兴庆区法院少年家事法庭撑起未成年人成长“保护伞” 中秋节假期宁夏道路运输平稳有序 宁夏药监局部署开展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专项整治 宁夏深化职称评审改革 预防孩子近视先从保护“视力银行”开始 四川7市(州)强降雨 紧急转移12712人 百场“青绿”,舞出文化之美(奋斗者正青春) 总怀疑自己有病 可能患上了“疑病症” 四川震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有序恢复生产 【黄河安澜】沐浴朝阳 黄河两岸丰收在即 粤剧表演艺术家白超鸿逝世 从艺八十多年 欧冠综述:拜仁2:0击败巴萨 利物浦迎小组赛首胜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新闻 >

为兵马俑拍“证件照”摄影师:我有世上最棒的工作

2020-12-17 15:04:03来源:扬子晚报

他为每个兵马俑拍下“证件照”

登上热搜的摄影师赵震:我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热播的文化综艺《国家宝藏》第三季,让一位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宝藏”摄影师赵震登上热搜。他是给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为拍一张照片甚至要等一年,偶然发现兵马俑唇边的指纹,让这位感性的70后大男孩激动哭了……采访中,他跟扬子晚报记者分享了那些打动自己,“一眼即千年”的神奇瞬间,他说,“我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拍“证件照”

每个兵马俑都要拍正脸、侧脸,最后拍编号

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经历2000多年岁月洗礼,他们不仅是当时整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变化发展的缩影,也是赳赳秦风的精神守护者。

你知道吗?在陕西车牌上的水印就是一尊跪射武士俑。跪射武士俑双手在腹前作握弓状,这样的动作代表他的兵种是弩兵。在秦始皇帝陵中,像这样的各类秦俑(按照密度估算)有近八千个。

给兵马俑做“身份证”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走到台前讲述他们的故事。疫情期间,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内,为每尊兵马俑拍摄头部正面证件照,完善文物档案。”

目前出土的1300尊兵马俑,每尊兵马俑都有文物档案,而这些文物档案的总和,称之为“文物总账”。赵震说,“就像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一样,我和同事在给兵马俑的总账做新的补充。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一号坑862尊陶俑的拍摄。” 赵震说,“我们有个原则,工作的时候,尽量不会干扰观众参观,因此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完成这项拍摄工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40年来没闭过馆,就利用疫情期间闭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完成。”赵震说,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编号,考古编号、库藏编号,以及状况介绍等。你像今年世界博物馆日期间,铠甲武士俑和跪射武士俑就来南京博物馆巡展过,“出去一趟,这些‘旅行’记录也要更新。”

拍摄的过程从了解前期资料开始,然后给每个俑拍正脸、侧脸,最后拍编号,一个俑至多要拍一百多张,少则三四十张。让赵震开心的是,这次拍摄可以让文物总账得到更新。“专家想看俑的发髻是什么样子,就不用下坑,查阅电子信息就可以了,还可用于公众传播。”当然,这项工作还没完,1300件秦俑还有剩余部分要拍摄,也还会有新的挖掘发现等待被记录。

拍摄23年

每天工作4到6个小时,一天下来要走几万步

赵震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拍摄秦俑考古发掘和馆藏文物,已经过了23年。戴上护具下坑拍摄,每天工作4到6个小时,一天下来要走几万步。不停地再站起来,蹲下、跪下,见缝插针,经常是灰头土脸地出来。而且俑坑的环境温差比较大,像一号坑称为“减肥训练班”,一个夏天下来,可能会瘦十几斤。冬天冷,但衣服不能穿得特别臃肿,会威胁到文物的安全。可能离隔墙只有十公分,相机根本进不去,那就用高像素的手机。赵震说,好处是可以语音识别,拍照!拍照!一天要喊几千声。

“平常每天都会有阳光撒进去,但就是冬至前后,阳光最漂亮。”赵震说,而且冬至在秦朝是岁首,新年的开始,这一天拍特别有意义。“你能想象,同样的阳光洒在两千年前的这些人身上吗,那种景象很触动我,特别诗意的画面。”

当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进俑坑,瞬间点亮灰色兵马俑世界。神奇的光影效果,如同具有魔力,令人震撼。赵震说,“当阳光低角度地射进兵马俑坑,在那一刻,所有的兵马俑都活了。他们就是一支沉默的军队,在太阳的余晖下,那就是大秦帝国的影子。”

意外发现

兵马俑的嘴唇边上,有2000多年前工匠的指纹

有一次他猛然发现,照片中兵马俑的嘴唇边上,竟然有一枚指纹!“那是2200年前,制作兵马俑工匠的指纹。当时我就傻在那儿了。仿佛时间已经消失了,他刚刚离去,而我就踩在他还有温度的脚印上。我很想触摸那个指纹,但我不能。”

见证考古奇迹的那一刻,也令人震撼。“当泥土被挪开的瞬间,一张粉色的俑的脸就显露出来,太漂亮了,就是白里透红的粉色。再配上一张最中国的男人的脸,20岁中国的脸。” 现在技术已经可以保证,发掘到的彩绘都能保存下来。

在节目中,也有一段彩绘俑头露出的延时作品——文保专家用手术刀,每天一毫米一毫米地清理,历时40天的过程,被赵震拍成3000张照片,然后合成一段短视频。他说,“我们剥离的真是泥土吗?是时间和历史!我们的祖先已经化为泥土,他包裹着这份礼物,一直送到我们面前。拆开这份礼物的时候,我们是在和祖先对话。”

乐趣

以文物形象作为漫画主角

复活了博物馆里的“戏精”

跟节目里动情讲述、几次泪光闪烁的赵震不同的是,私下里,他自认是宅男一枚。一开始对上节目是拒绝的,是身后的兵马俑,是他们给了自己自信。“一开始我觉得不如找讲解员或者专家来讲,比我讲得更好,但节目组说让我讲自己的故事。就分享了一些平时更愿意藏在心里,或者变成文字的东西。有点像日记,都是感同身受,很私密的感受。”

没想到上了热搜,网友的回复也让他感动。“像我长期在这里工作,对兵马俑有感情,所以不能控制情绪,但网友说,他们也看哭了,我就觉得,这就是一种共鸣和共振。”

《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让赵震这样的文化“守陵人”走到台前,在赵震看来,“网友说,了解了这些历史文化,让自己‘更爱我的国’,这是整个社会的文化修养到了,我们开始关注自己,审视自身,从而获得文化认同感,这就是文化自信。”

疫情期间,他还画了300多张画。萌萌的小俑出现在一张小画里,通过“秦俑说”跟大家分享一个个知识点,征服了许多网友的心。伏羲、女娲画像石、秦兵马俑、东汉说唱俑、西汉长信宫灯……以文物形象作为漫画主角的创作爆发了,他凭借一支画笔复活了博物馆里的“戏精”。

由于父亲在博物馆工作,生于斯,长于斯,赵震小时候寒暑假就常来看这些兵马俑。后来自己也从事跟父辈一样的工作。“我觉得我的同事们工作时,考古和文保专家,这些人就像坑里的俑,队列整齐,纪律严明,特别专业,目标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赵震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给兵马俑拍照,既是自己的日常工作,也是一个不断带来全新的乐趣、令人享受的过程。“一进一号坑,那就是我的世界了。那一刻对我来说特别神圣,兵马俑坑就是我的神殿,我的精神世界”。在他看来,“拍摄兵马俑的时候,当你和他站在一起,透过镜头看着他的眼睛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的呼吸。那一刻,站在你面前的就不是陶俑了,而是祖先。” 他说,“我的世界就是在这个博物馆里头,我能见到,我能想到的,都是兵马俑。还是那句话,我有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