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老人运用智能技术搭桥铺路(话说新农村)
“银发社会”悄然而至,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帮助农村老人克服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在农村地区,不少老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出行没有健康码,看病不会预约挂号,怎么办?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广大老年人顺利搭上智能技术的快车,共享信息化成果。很多地方陆续推出针对性措施:车站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医疗机构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等等。
为这些暖心之举点赞。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23%会上网,在农村这个比例更低,农村老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突出。现实生活中,许多农村老人只有“老年手机”,有智能手机的很多也不会上网、不会手机支付,给生活带来了不便。
信息时代,帮助农村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让他们会网购,会上网聊天、看新闻,可以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便捷、更丰富多彩,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发展成果。如何帮助农村老人克服运用智能技术面临的困难?一句话概括:要为他们搭桥铺路,构建、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
首先要普及农村老人的数字化知识。笔者了解,浙江衢州、山西武乡、甘肃陇南等地开设智能手机和电脑培训班,不少农村老人参加培训后,发微信、拍短视频、上网购物样样在行,有的还做起了电商销售当地特产。除了正式培训,亲友、大学生村官、基层干部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指导帮助老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培训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和服务作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
另外,要为农村老人融入信息社会创造更好条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鼓励农村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掌握智能技术使用技能。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多“搭台”。比如,出于对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的担心,有的农村老人不敢“触”网,对此,要针对性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诈骗违法行为。再如,农村基层组织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展指导帮扶,让老年人遇到技术难题“求助有门”。
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信息环境建设,构筑兼顾农村老人需求的信息基础设施。现有的智能终端产品、互联网应用、智能化服务等要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出诸如“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关怀模式”等版本和模式,创新推出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涉及老年人日常生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的医院、车站、银行、便民服务中心等,要增加服务,面对面指导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和服务,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窗口服务等传统服务渠道。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银发社会”悄然而至,两者交汇之下,全社会都应伸出援手,搭好桥铺好路,帮助农村老人克服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让他们生活得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