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书涛指着沟边一台正在铺设高效节水主管道的挖掘机介绍,以前这里的4300亩农田都是大水漫灌,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这个长1.7公里、宽8米、深2米的水沟改造成蓄水沟,项目建成后,这片农田将实现滴灌,精准用水、施肥,届时可节水50%左右。
“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块地变成大块地,田埂少了,蓄水池一做,能节水了,大型机械也能派上用场了。”丁书涛说。目前贺兰县秋收已完成98%,全县上下将全力以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如此场景,在银川市较为常见。银川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两手抓两手硬,全力保障农业生产不停、供给保障不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在贺兰县通贵乡通南村宁夏锦晨农业技术开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工人们动作娴熟地收割西蓝花。
合作社理事长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了2000亩地,其中1100亩西蓝花、900亩辣椒,每天上市量可达7.5万公斤,其中30%销到本地,70%销往福建、深圳、广州等地。“我们持有绿色通行证,疫情对合作社没有什么影响,无论生产还是市场供应,没有一天停歇。”合作社理事长说。
同样,在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蔬菜花卉园区的温棚内,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进入丰产采收期,菜农们紧张有序地将蔬菜采摘后,打理干净,装箱、装车,运往宁夏四季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疫情发生以来,该园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种好“菜园子”,拎稳“菜篮子”,确保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新鲜蔬菜市场供应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守好疫情防控“民生线”。
园区技术人员马国祥告诉记者,园区有1100多栋温棚,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有白菜、西红柿、豆角、辣椒、芹菜、萝卜、生菜等10多个品种,每天上市量达50多吨。
“我们洼路村的西红柿鲜嫩多汁,皮薄、肉红、沙瓤,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马国祥说,他今年种了1栋棚的西红柿,7月1日栽种,9月中旬上市,目前已销售2000多公斤,“现在是西红柿大量上市时节,‘绿色通道’畅通,政府鼓励支持开启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模式,打通了疫情防控期间西红柿滞销的‘堵点’,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商机’。目前我们村的西红柿供不应求。”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银川市已落实应急保供蔬菜基地86个,突发情况下本地应急保障蔬菜供应量每日可达2500吨,可满足市场需求。(记者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