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部将于12月1日开始施行的法律,为全国各地的反电信诈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颁布这部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适用的。
网络图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家在反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打击了网络诈骗的嚣张气焰,有效地遏制了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但是,目前,上当受骗的案件仍然屡屡发生,网络诈骗,很自然地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如何吸取他人的教训、不让自己上当受骗,成为人们探讨的问题。
分析一些上当受骗的案件,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起案件也各有特点,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其中,有些老年人过于固执、自以为是,仅凭老观念、老经验行事,就是容易上当受骗的一个内因,骗子也正是从这里找到突破口的。
一般老年人,都经历过很多事,也积累了许多经验,这都是很宝贵的财富,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许多老年人因此而过于自信、过于固执,其突出的特点是:固执己见,总认为自己有经验,自己做的是对的,不认同别人的做法,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信自己是绝不会上当受骗的,结果,上当受骗的,恰恰是他们。我们看到,虽然有关部门发出过警示了,亲朋好友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了,但他们仍不幡然醒悟,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公安人员直接出面,点出了骗子的诈骗伎俩,有些老人还是不相信自己已经被骗,仍然认为骗子是好人、骗子也是一片好心。他们的这种表现,常常让人无法理解、哭笑不得。
在一些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中,还有一个情况很相似:他们一般都有不少“闲钱”、生活也能完全自理,且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平时很少与子女交流,子女对他们的照顾也比较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理财行为更是漠不关心,这也就让形形色色的骗子找到可乘之机,等到他们的父母上当受骗已悔之晚矣。不仅如此,一些老人还得为此承受子女的谴责和埋怨。就某种意义上说,许多老年人上当受骗,有些子女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社会在高速发展、科技在突飞猛进,一些老年人脱离社会多年,也不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而曾让他们充满自信的老经验早就不灵了,他们却抱残守缺、浑然不觉,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这些弱点,骗子才大显神通,骗术也百发百中。
看来,要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势头,仅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还是不够的,关键是每个人、特别是老年人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防骗的警惕性,破除盲目自信的心理,不要轻信素不相识者的“好心”,遇事多留个心眼,多问个“为什么”,多做同类比较,多与人交流,多向年轻人、甚至向自己的子女请教。
一个老年人上当受骗,不仅会给一个家庭造成财物损失,而且会摧残老年人的心灵,形成不和谐的生活氛围,甚至降低人们的幸福感、影响人们对社会的评价。所以,防治网络诈骗,不仅仅是家庭的事,而且是全社会的事,既需要相关部门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也需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给骗子留出可乘之机、不让骗子有生存的土壤,每个人对此都有责任和义务。(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