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进入9月,银川市3.3万亩螃蟹又到了膏肥黄美的时节。在稻田里、池塘边,养殖户们利用蟹笼将一只只螃蟹捕捞上岸,然后装箱发往银川及周边市场,多年养殖技术和经验的累积,使得银川本土养殖的螃蟹越来越肥美。
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拓宽养殖户增收渠道
9月6日上午,在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花田香蟹主题稻田公园里,368亩稻田中的稻穗随着秋风摇曳,正静待着秋粮丰收。稻田四周环绕了一圈宽5米、深1.5米的用于螃蟹养殖的宽沟深槽,养殖户们正忙着从中捕捞出只只体肥爪壮的辽蟹。每天闻着稻香,沐浴着阳光,饮着黄河水,这里养出的螃蟹个个味美肉甜。
从2018年开始,我市广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水产站的技术人员持续开展了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探索出具有银川特色的“宽沟深槽”“稻田镶嵌流水槽”“陆基生态循环”等“设施养鱼+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拓宽了养殖户增收致富渠道。永兴村党支部书记马学文介绍说:“现在一亩地中,水稻能产500公斤,螃蟹能产15公斤至25公斤,这就额外每亩地多收入了两三百元。”
在花田香蟹主题稻田公园不远处,永兴村去年建立了一个宁夏虾蟹集散中心,今年9月以来,这里每天外运1500公斤至3000公斤螃蟹。该集散中心负责人王薇荔介绍,这些螃蟹主要分为三个档次,“1两左右的,1.3两至1.5两的,还有1.7两以上的,最后这个档次占绝大部分,不同档次价格不同,像这些1.7两以上的现在销售价格在100元1公斤。”
在集散中心,记者看到了数个养殖池,不同大小的螃蟹分别养殖在不同的养殖池中,来自银川四季鲜农贸市场、新世纪冷链物流、海吉星物流园等批发市场的商贩正在此细心挑选收购最新鲜的螃蟹。另一边包装区,工人吴建国正将刚捕捞上岸的螃蟹放入自动分类机中,“通过机器分类,可以自动识别不同克重的螃蟹,然后分到不同的筐里面,很方便也很快捷。”吴建国在集散中心已经干了5天活儿,每天收入近200元,这令他十分满意。
引进优质苗种培育本土优质螃蟹
距离永兴村40公里的兴庆区掌政镇碱富桥村“塞上黄河大闸蟹”基地里利用湖塘养殖的螃蟹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上市。养殖户刘明伟介绍,今年共养殖了280亩江蟹,全部采用池塘养殖,预计产量为4.2万公斤。“从3月中上旬下苗,9月中旬就可以上市,个头从2两到6两不等,在银川来说是比较大的了。”
在养殖池塘里,漂浮着一堆一堆的金鱼草,刘明伟介绍,这是为了给螃蟹提供一个天然的生活环境,既可以调节水质,同时也为螃蟹脱壳提供遮蔽场所,“俗话说养蟹先养草,草是必需的。”他解释道,由于银川的水质碱性大,要想养好水草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因此每年他都会去安徽、江苏等地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再结合银川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进行改良。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高级工程师黄晓晨介绍,今年银川共有湖塘养蟹面积1.3万亩,亩产在75公斤至100公斤,还有稻田养蟹面积2万亩,亩产为15公斤至25公斤,“主要集中在贺兰县和兴庆区,我们每年都从江苏和安徽引进优质江蟹苗种,从辽宁引进优质辽蟹苗种,再通过标准化养蟹技术不断提升螃蟹的品质,让银川人吃上本土优质的螃蟹。”(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