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帽子、塞上耳机、看着手机,最好再戴一副遮住半张脸的墨镜才出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这样的人群,他们还自称有些“社恐”。
此外,有朋友聚会,总是躲在角落;上台发言,紧张到说不出话;对面走来认识的人,巴不得不被看见;越是热闹的地方,越是想要回避……如今,当“社恐”人把自己的这些情形分享到网络时,可能会有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社交恐惧。
面对人群总想逃离
如果被一只老虎咬了,你会选择求救吗?
“我不会。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来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这个最近在网上火起来的段子出自一名脱口秀演员,寥寥数语,虽然夸张,但精准戳到了很多“社恐”人的痛点:不敢社交,一面对人群就紧张焦虑。
28岁的马亮(化名),从上高中开始,就很自卑,总感觉大家在轻视自己。他还曾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中的他,个头矮小、头微微低垂,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这样自己才觉得安全。“上大学、工作后也会刻意和周围的人保持距离,害怕遇到困难时别人不会帮助我,还会笑话我。”马亮表示,其实自己打心眼里是迫切地想与别人走近,行为上却怎么也走不近,这种紧张和焦虑感,让他面对人群时总想“逃离”。
突然不会交朋友了
赵月(化名)是一位培训讲师,每天都需要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授课。自从有一次他在讲台上出错引发学生哄堂大笑以后,他就对讲课这件事产生了焦虑感。他说:“我常常忍不住想象,自己讲课又出错了,站在讲台上面红耳赤,尴尬、无地自容,又惹得学生们哄堂大笑,甚至还有学生带头轰我下场。”他觉得自己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和学生们成为朋友了,以至于一有聚会,他就说自己有事脱不开身,几次下来,也很少有人再约他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突然就不会交朋友了。”
不善与人交往就是社交恐惧吗?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社交恐惧,但可以明确的是,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不敢与人对视、面红、心慌、震颤、出汗、恶心等身心反应,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
对此,莫亚表示,社交恐惧症通常始于童年或青春期,大多数人在20多岁之前就已经出现,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在成年后。有些人可以确定他们社交焦虑开始的时间,并将其与特定事件联系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马亮,是因为爸爸长年在外地打工,他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但没想到妈妈在他初二时突然意外去世,自此在学校寄宿时,马亮就总受同学欺负。从小缺乏父爱,母亲又突然离世,同时遭遇校园霸凌,这些都是引发马亮害怕社交的原因。
“不过也有人无法确定起源,就是突然间,恐惧社交。”对此,莫亚解释说,“虽然目前大多数人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但通常有几个主要原因,比如生理原因、成长因素、心理原因等。”但她同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不善于与人交往,但不一定都是社交恐惧,不应随便给自己贴上标签。
分清是哪种程度
“80%的‘社恐’者不必进行治疗。”这是莫亚根据接诊经验得出的数据。这部分人群虽然也有社交恐惧的相关症状,但可以通过从事不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减少社交活动频率等保持正常生活。“另外,程度较轻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可以尝试脱敏治疗,也就是主动去靠近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情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交情境的回避意味着患者永远无法脱离恐惧。也就是说,如果想消除对社交情境的恐惧,就应该先靠近恐惧。”
莫亚举例说:“比如有些人害怕当众演讲,此时他就可以多靠近有当众表达的情境,如果并没有发生预设或者想象中的结果,那患者就不会再因当众演讲而过度紧张焦虑。这样的成功经验对患者的治愈非常重要。”
严重者需要接受专业咨询或治疗
那么,社交恐惧症状达到何种程度就应该求助专业人士呢?莫亚给出一个判断标准:社交恐惧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并且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如果恐惧反应的强度与实际的危险情景很不相称,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时,需要警惕,严重者需要药物治疗。”
她提醒说,有严重反应的患者,可以去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做鉴别诊断,如能配合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会有较好的效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拥有适当而舒适的社交活动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当我们找到更好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时,世界也会向我们展示更美好的一面。”莫亚最后说。
小知识
“社交恐惧是指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通常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莫亚解释说,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除了心理上的紧张不安,还会伴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