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塑造的“泥娃娃”。
黄河从贺兰县穿境而过,湖泊星罗棋布。在县城北边,2011年历经开发建设的如意湖,带动了那一片区域的活力。2018年,湖东岸一座座白墙黑顶的院落,成为贺兰县文联文创基地,油画、陶瓷、泥塑、贺兰砚……当地艺术家的工作室都聚集在一起,更直接地向人们展示着这片土地的文化气息。
王永红
传承下来的黄河泥
有句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上,黄河屡次改道,今天黄河边看到的土地、田舍,在很久以前可能还是黄河水流过的地方。
“以前我老家陶乐还没撤县的时候,那是好大一片地方。这片地盖房子,打地基往下挖土,一米深的地方有好多红胶泥。”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王氏泥塑技艺传承人王永红回忆说。
王永红是土生土长的陶乐人,从小在黄河滩地长大,如今住在贺兰。“黄河淤积的红胶泥,是很好的泥塑材料。”王永红说,小时候家里的叔叔擅长泥塑,常常用这红胶泥做戏曲人物当摆件,后来她从宁夏大学美术系毕业,在以前的陶乐二中任教,那时的课本里也有泥塑,而且不止她会做泥塑,她的弟弟也会做。
6月9日上午,贺兰县文联文创基地里,趁着室外光线好,王永红把弟弟的作品摆在外面拍照。桌子上,几个泥人小孩,或背着扛着,或牵着骆驼驮着一捆捆甘草,嘻嘻笑笑的。“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王永红说,以前勤工俭学,经常去山里采中药材,麻黄、甘草、苁蓉、苦豆子,还有捉来的蝎子。往昔的情景在她工作室以这种方式重现,在那泥人背着的甘草上撕下一小缕嚼在嘴里,还是那股甜味,而如今背着甘草的泥人,也还是从黄河流过的地方来的。
对生活和家乡的赞美
2016年,王永红开始创作“一个村子的故事”系列作品,通过一系列场景式的泥塑作品,将黄河边这个村庄往昔到今日的故事,一一呈现。
“你知道咱们的剪纸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吗?”王永红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传承》。过去农村妇女用一张纸又是剪,又是熏,做出的花样传给其他妇女。大家在原花样的基础上,再改一改,经过大家的集体创作,花样也不断变得完美,最后被保存起来,一代代相传。
不仅民间文化传承在泥塑作品中被演绎,黄河边村民的生活变化也被演绎出来。乡村乐队、秦腔表演、文化下乡到如今的电商培训……多少年的光阴,在黄河边沉淀下来。王永红现在在贺兰一中教学,她说,如今的学生肯定理解不了过去的农耕生活,但是看到这些泥塑,他们就理解祖辈、父辈讲述的经历了。
仔细欣赏王永红的泥塑作品,似乎每一组场景都喜气洋洋的,“民间的创作其实都是很积极乐观的。”她说,这正是民间艺术最美的地方,不管人们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苦乐,反映在艺术作品上,都是对生活的赞美,对家园的赞美。
李五奎作品《刻岩画罐》。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情结
在王永红工作室旁边,是宁夏工艺美术大师李五奎的工作室。2008年,李五奎将户口落在了贺兰县,2018年,基地揭牌成立,他也将工作室搬到这里,并创作出一系列精品。
李五奎的祖辈早年生活在河南珙县,后来搬迁到甘肃庆阳宁县,李五奎就是在那出生的。到了他这一辈,又来到宁夏,用他的话说:“不管搬到哪,都没离开黄河流域。”
李五奎还记得小时候一次看电影,看到骆驼在沙漠里行走的画面,就问旁边的人,这个有骆驼的地方是哪?“人家说这里就是宁夏,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他说,当时就听别人讲“天下黄河富宁夏”,那里的田地有黄河水浇灌,年年都是大丰收。这一番描述印在李五奎的心里,从此对这片黄河水眷顾的地方多了一份情结。
20多岁的时候,李五奎想出去闯荡,跟着村里人去了北京,在那里的窑厂干了几年,又改行去浙江待了两年。之后回到庆阳和兄弟商量,干脆去宁夏吧,那里离家近,更重要的是,宁夏是自己一直以来向往的地方。
李五奎
西夏瓷中的黄河水
1997年,李五奎来到银川,开始给园林局的花盆厂做花盆,后来旅游业兴起,他就开始尝试做旅游产品,再后来随着展会兴起,通过这个平台,他的作品销往各地,也攒下了一些积蓄。直到2006年,他开始用这些积蓄研究复烧西夏瓷,到处考察古窑址,找资料,建窑厂。“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而西夏瓷就属于磁州窑系,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李五奎介绍,西夏瓷器物上开光做画框,而画框周围大多有水纹,但磁州窑多数是不做水纹的。“咱们这是内陆地区,没有海,瓷器上的水纹正是黄河水,而且在其他图案中,也多有鱼纹、鸭纹等。”
在李五奎工作室旁的展厅中央,是他的得意作品《刻岩画罐》,这个作品在2009年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件作品从工艺到设计,融合了他多年所学,在运用中国传统黑陶工艺的基础上,雕刻了精美的纹饰,下半部分以流线代表黄河,中上部分以三角形状代表贺兰山,在“山”中刻画着太阳神、走兽、祭祀等不同内容的岩画图案。“其实一开始也没想好到底设计成什么风格的,但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心里自然有山,有河。”(记者 李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