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记者采访了解到,银川一些中小学其实早已经设置了劳动课,种植、烹饪、缝纫、维修家电……劳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
选上烹饪课 想为爸妈做顿饭
“鸡蛋都炒熟了吧?把它盛出来,锅里再倒一点油,油热了之后放葱和蒜……好,下西红柿,开始翻炒……”5月12日,银川景城一中的烹饪教室里菜香扑鼻,锅铲碰撞的叮当声不绝于耳,学校副校长马克银戴着厨师帽,一边熟练地切菜、炒菜、颠勺,一边讲解着手头这道西红柿炒鸡蛋的烹饪步骤。跟着他学习的是20多名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认真地按照指导切菜、下锅煸炒、调味,兴致勃勃地操作着。一盘亲手炒出的西红柿炒鸡蛋出锅后,孩子们兴奋地围在一起品尝着,互相交换“作品”,点评交流。
“之所以选择烹饪课,是因为爸妈上班很辛苦,下班回来还要做家务。学校开设了烹饪课,我就来学一学,以后放学后我可以为他们做顿饭,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七年级的学生周一翔说。
同一时间,缝纫课的教室里则安静得多,八年级的学生温琦萌低着头,正在耐心缝制一个小枕头,其他学生有的在缝沙包,有的在缝衣服,指导老师是家长志愿者孔营营。“我在服装厂工作15年了,有一技之长,得知女儿学校要开劳动课,有孩子想学缝纫,我就来做志愿者了。能给孩子们教授一些劳动技能,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事。”孔营营说。她从针的使用教起,由浅入深地传授缝纫技巧,教孩子们做沙包、做枕头、缝衣服、扦裤边,一周一次,循序渐进。
温琦萌的小枕头在5月12日这天完工了,她在枕头的右下角绣了两个字:满满。这是弟弟的名字。“弟弟才5个多月,我在缝纫课上学着做了一个小枕头,想把它当成礼物送给弟弟,表达我对他的爱。”温琦萌高兴地拿起亲手缝制的小枕头,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抛开缝纫课老师的身份,孔营营还是一名七年级学生的家长,她对学校开设劳动课这件事十分赞同。“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不做什么事,学校开展劳动课,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说不定孩子在劳动课上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孔营营说。
景城一中校长宋晓玲介绍说,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生产劳动,学校从2018年起在操场旁边开辟了劳动教育基地,学生在这里亲手种植瓜果蔬菜,从翻地、下种子、铺地膜到浇水、除草、施肥、收获,体验生产劳动的全过程。第二类是生活劳动,发挥学校老师的特长,教授烹饪、缝纫、十字绣、家电维修、木工、清洁打扫等家务劳动的技能,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愿选择。第三类是志愿服务性劳动,带领学生到景城公园、周边社区等场所开展服务性活动,例如打扫路面卫生、擦拭公告牌等。
开辟六亩土地 学生学种植瓜果蔬菜
在兴庆区唐徕回小,劳动教育早已融入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体系当中。5月13日上午,一个班级的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包饺子,隔壁教室中,另一个班级的孩子们则正在学习种植大蒜。视频教学+现场指导+动手操作,孩子们专注地学习着,手中认真擀着皮、包着馅、捏造型,互相配合,创意无限,元宝形、福袋形、莲花形……一个个造型生动的饺子在孩子们手中完成。
在兴庆区唐徕小学通南校区,一片6亩左右的土地生机勃勃,生长着各种瓜果蔬菜。蔬菜区有韭菜、梅豆、茄子、黄瓜、茭瓜、辣椒等,瓜果区有香瓜、哈密瓜、西瓜、羊角蜜,果树区生长着苹果树、梨树、李子树、桑树、核桃树、樱桃树、杏树,蔬菜区有菠菜、油菜……这些果蔬植物都是兴庆区唐徕小学师生的劳动成果。2013年以来,该校结合集团校“文化节气”的项目式学习,因地制宜分级分类开发设计了多套“小农夫”农事劳动实践课程,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劳动中亲近大自然,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并聘请宁夏农科院专家、有经验的学生家长做指导教师,让孩子们全程参与农作物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等劳动,记录并观察植物成长的过程。将劳动课与科学等学科有效融合,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探索科学奥妙。兴庆区唐徕回小“三全”育人中心主任黄伊诺说,如今,这门田间劳动课已经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农田之外,通南校区还有一所农耕文化展馆,让孩子们了解农耕文化历史。
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即将实施,景城一中校长宋晓玲表示,学校将在现有劳动课体系基础上,继续深化细化课程设置,丰富劳动课的内容,进一步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
“我们现在的课程对学生没有考核,前期想着先让学生们都能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将来我们会探索劳动评价体系,让劳动教育更加完善。”宋晓玲说。
兴庆区唐徕回小“三全”育人中心主任黄伊诺说,国家新课程改革和多年来逐步深入推行的素质教育,早已对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作了科学的阐述,目前学校正在利用现有的各项有利资源,积极编写劳动课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劳动课程建设的意义在于塑造更饱满的灵魂,给孩子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劳动教育也是最好的德育,用劳动教育来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健康成长,这正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黄伊诺说。(记者 沈亚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