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之一。近年来,我区各地将“美丽庭院”创建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建设“美丽庭院”,引领农村基层群众参与基层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涌现出一大批“美丽庭院示范村”“美丽庭院示范户”。
庭院深深如诗美,花径芳翠入画来。如今,农村庭院比美的文明新风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活。农村人居环境更美了,村民精神面貌更好了,乡村文明程度更高了,“人人参与,家家建设,户户美丽”的良好局面正在我区广大农村形成。
青铜峡同进村:从“面子”美到“里子”
记者 蒲利宏 文/图
走进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同进村人居环境整治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拓宽村道路面,增设花池和停车场,每天有100多名村民加入建设行列。“该项目投资700多万元,主要进行道路硬化、停车场、花池、垃圾分类站、路灯等环境美化亮化工程,弥补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让村民生活更宜居更宜业。”施工负责人王海平说。
2021年以来,青铜峡市以“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为目标,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以“五大工程”作示范、以激发治理内生动力聚合力、以督导检查促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荣获了国家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称号。
在邵岗镇甘城子村村民杨学刚家,迎面感受到的是舒适整洁的家居环境。“今年用这个比烧煤省钱,而且又省劲又清洁环保。”杨学刚说的是青铜峡市实施的供热燃煤替代工程,他家用上了环保的空气源热泵,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取暖方式。
供热燃煤替代工程作为青铜峡市乡村建设“五大工程”之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沙湖村、甘城子村、韦桥村等为试点,利用分布式屋顶光伏、热电联产、天然气等模式,实施农村清洁供暖工程。
行走在小坝镇先锋村的巷道里,环境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七彩大青葡萄长廊、“百年好合”核桃树、葡萄藤条栅栏……已成为具有先锋特色的标志性打卡地。“无论从一家一户的院墙和大门改造,还是巷道硬化美化,还有闭环旅游线路打造,政府都投入真金白银给群众办实事,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锋村村民陈新文说。
青铜峡市结合镇村地域特点和产业发展特色,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1个。统筹推进庄点清洁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农房质量提升、庄点庭院绿化、供热燃煤替代“五大工程”,绿化美化庄点136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打造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重点整治提升45个村,辐射带动全市84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连线成面。
为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青铜峡市创新建立了“11246”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组织1次观摩、开展1次评比打分,坚持“里子”“面子”一起美、不搞“一刀切”两个原则,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不新、项目资金不足、长效机制不全、内生动力不够等问题,以党员带头、全域网格积分制鼓励,引导群众争当勤劳致富、美丽庭院、睦邻和谐、崇文重教、遵纪守法、移风易俗6个先锋示范户,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造一新的大坝镇韦桥村。(资料图片)
大武口祥河村:一村一落皆景致
记者 谢 薇 见习记者 张适清
3月28日,记者来到大武口区星海镇祥河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小龙匆匆忙忙地迎了过来,一身迷彩服上沾满了灰尘。他笑着说:“村里正在组织种树,这几天要抓紧种上,时间不等人。”
杨小龙正在忙的植树工作,是村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祥河村下辖四站、八分沟、四东、四西、乌兰等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616户5556人,绝大部分村民是来自隆德县的吊庄移民。刚来时村里环境比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没路灯、下水排不出”。近些年,随着美丽庭院工作的深入开展,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记者随机走进一户人家,小而美的院子映入眼帘。院墙上贴着白色瓷砖,院内铺着地砖,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房屋主人、祥河村四站组村民柳彩霞向记者说起了她的感受:“以前没有下水道,雨水排不出去,一下雨就把院子淹了,去年政府重新改造基础设施,比以前干净多了,出门也更方便了。”说到这些变化时,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还重复着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如果没有好政策,就没有这么好的环境。”
祥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毛永霞告诉记者,村里定期开展的“美丽庭院”“红黑榜”评比,笑脸积分制、门前“三包”等制度,激发了大家爱护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风气,实现了全村环境大变样。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整治庭院环境卫生、打造文化墙、种树绿化,解决了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截至目前,村里共有16户入选石嘴山市“美丽庭院”。
祥河村四东组村民孙佰玉是去年“美丽庭院”模范户。他家的院子俨然一个别致的花园。窗前的桃树刚长出粉嫩的花苞,一架葡萄树即将发芽绽绿,给院子增色添彩;地面铺着时尚的地砖,微型大棚种着西红柿、韭菜,小苗已经吐绿芽了……走进客厅,映入眼帘的是讲究的博古架、茶台、沙发等摆设,墙上挂着风景画,地上铺着纯毛地毯;穿过客厅来到书房,书架上摆着各类书籍。说起村里的变化,孙佰玉赞叹不已:“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旱厕没了,每家每户都修上了卫生间,环境变好了,人也住得舒畅,年轻人也愿意回来。”邻居们看他家得了“美丽庭院”荣誉,也都开始比着收拾自家院落了,如今走进村里,家家都不差。
干净整洁的村道、随处可见的墙绘、路边正在植树的村民……春日的祥河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了解,今年,该村将继续实施宜居村庄建设,修建文化体育活动小微广场和活动中心,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主干道。
海原苍湾村:村民的“花样”生活
记者 王文革 文/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位于海原县南华山脚下的史店乡苍湾村充满朝气,毛春花院子里的3棵樱桃树,已长出了嫩芽。
大山是一道天然屏障,过去,住在这里的毛春花为生活苦苦拼搏。如今,她最大的爱好是养花种树种菜。
“前院是九月菊、海棠、牡丹、玫瑰、郁金香、月季……”毛春花如数家珍,她种的花卉有十几种,屋里也养着各类盆栽。“我从小就喜欢花,现在条件好了吃穿不愁,就用邻居送的花籽种了些花。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心情也特别好。”
毛春花家的院落区域划分很清晰,与花卉相连的是蔬菜区,种的是小油菜、包菜、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毛春花的3个子女4个孙子都住在海原县城,每到周末就回来采摘新鲜蔬菜,这让她很有成就感。“我时常给邻居和亲戚也送一点新鲜菜,大家关系都特别融洽。”
毛春花的老伴田志福最近天天在院子里转悠。“种树时节到了,但是这些年院子都种满了,我看哪个地方还能见缝插绿。”田志福大概数了一下,光后院就种了30多棵树。桃树、杏树、梨树、李树、核桃树、苹果树、花椒树,把院子占得满满当当。
“得感谢党和政府的移民扶持政策,我们才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也才有心情养花种树。”田志福家过去住在山上,封闭落后、交通不便,脱贫困难。2017年,当地政府为苍湾村新建了移民点和高端肉牛养殖园区,田志福等153户863人从山上搬了下来。政府引导他们发展种植养殖业,使全村肉牛饲养量达到2650头,特色产业红葱、红蒜2000亩,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0元。
脱贫增收、迈入小康的苍湾村持续美化生活环境。他们硬化村道、拆除土房土墙、改造危房,先后在村里植树1.5万余棵。“我们村的颜值高了,群众过上了花样生活,心也敞亮了,推进乡村振兴的精气神更足了。”苍湾村党支部书记马国荣说。
七营镇在大力实施美丽村庄建设中,做到“四化四美四到位”,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污水,拆除残垣断壁。去年完成绿化植树38763株,庭院经济5390户62119株,评出美丽庭院280户。
去年以来,海原县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力度,围绕村庄规划、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大力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共植绿增绿121万株,完成农村厕所改造2500座,创建市县级“美丽庭院”400户。建设了三河镇富陵村、史店乡田拐村、关庄乡窑儿村、红羊乡石塘村等23个美丽宜居村庄,今年计划建设17个。
毛春花在自家院子摘菜。(资料图片)
贺兰关渠村:美丽庭院展新貌
记者 张晓慧 文/图
阳春三月,漫步在贺兰县金贵镇关渠村,一座座民房错落有致,每户人家的门前都贴有“美丽庭院”的标识。
一阵微风吹过,村民王兴国家小凉亭里的摇椅晃动起来。“闲暇的时候,我总喜欢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坐在摇椅上看看书,感觉日子特别惬意。”王兴国说。
自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关渠村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垃圾遍地、蚊蝇丛生、污水横流的场景再也不见了。村民们纷纷表示,最担心的就是自家院子卫生不达标,上了村里的“黑榜”。
多年来,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是关渠村的老大难问题。2018年以来,在金贵镇党委努力推动下,关渠村变观念、创机制,围绕村容村貌、生活垃圾整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一系列工作,在全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
“农村环境整治千头万绪,最要紧的是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让他们从以前混乱、脏差的生活环境和不良习惯中走出来。”关渠村党支部书记赵学明表示,村“两委”和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入户走访、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等,增强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自觉性。
去年以来,关渠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人人参与创建“美丽乡村”的浓厚气氛。干部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对村庄垃圾堆、柴草堆进行清理。截至目前,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投入资金79万余元,出动人力1494人次,累计共清理生活垃圾499吨,先后评选人居环境整治红榜97户,黑榜43户,兑换积分4645分。
关渠村创新“党员一带五”帮扶机制,充分挖掘网格化管理潜力,实行门前“保卫生、保秩序、保绿化”和“你不整,我不走,不保持,天天访”的工作机制。通过“考评+奖惩+整治”,结合村里积分超市、美丽庭院、红黑榜等各项措施,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美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不少银川市民前来度假。“我和老伴去年在村里租了一个庭院,院子里种了一些菜,春有野花野草,夏有虫鸣花香,秋有硕果累累,冬有白雪村庄,大自然的景象尽收眼底。”银川市民姜淑萍告诉记者,她退休后一直想找一处环境优美的庭院居住,当她和老伴来到关渠村时,一下就被村里的环境吸引了。
如今,关渠村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文化内涵建设相结合,纳入村规民约范畴,开展优良家风培育行动,深入开展“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村等创建活动。通过撰写村史、村庄大事记,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关渠村乡村文化“软实力”。
“村里不少院子都租出去了,城里人看中的正是村里的人居环境。”赵学明表示,今年村里准备新建12家民宿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关渠村的美丽庭院。
泾源杨岭村:幸福“敲响”农家门
记者 剡文鑫 文/图
近日,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成片的桃花开满山坡,返青的冬小麦染绿农田,农家院里果树含蕊吐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82岁的村民马德林叫来儿子马克仁,给菜园里铺上一层厚厚的有机肥,松软的土壤随着父子俩的铁锹上下翻动,在园子里渐渐铺开。
“种一园子菜能吃一年,新鲜安全不说,还省钱。”马德林家距大湾乡七八里路,一日三餐用菜,由子女或孙子从集市捎带。去年,村里推行菜园和果园“两小园”建设,马德林在院子里腾出一块10多平方米的空地,用砖砌上围栏,改造成菜园,种上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从春季吃到秋季。
如今,菜园、果园已成为杨岭村农家小院标配,与干净整洁的村巷道路、整齐的白墙黛瓦屋舍、悠悠青山、现代化养牛车间、气派的农民别墅,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污水垃圾集中处理,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村子一年比一年美。”马德林开心地说。
近年来,泾源县持续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幸福农家“123”塑形工程,结合改水、改厕、改厨、改棚、改院,建设一个幸福大院,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种好一个菜园、一个果园,在房前屋后、村组道路、河道沟渠栽好“三棵树”。
配套实施“三改一整”和“五清两改”工程,逐村逐户拆除废弃土坯房、土围墙、残垣断壁,清理公共区域乱堆乱放的柴草堆、粪堆、土堆、石头堆,维修破损的房脊、门楼,教育引导群众将院内砖石、柴草堆放整齐,屋内家具、粮食、农具等分类堆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杨岭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东风,将原有的沙土路村道全部硬化,修建边沟护坡,路两边空地造林,在荒坡上播种花草,把旧村落变为大花园。接着,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生态停车场、游步道,进行民宿、危房改造,配套建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
“按照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腐烂堆肥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由农户对垃圾初次分类,保洁员二次分类。”杨岭村村主任赫殿全介绍,分类后的垃圾由保洁员运至垃圾点和垃圾箱,再由固定工作人员用专用车辆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做到了垃圾日清理,污水不出户。
泾源县通过实施幸福农家“123”工程、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让农家小院干净起来、靓丽起来,促进群众文明素质提高,人居环境全面好转,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俯瞰杨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