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必要有房车,聘礼至少十几万,这样的习惯要不得……”近日,一场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在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开讲。“大道理”变快板书,“普通话”讲出“农村调”,这个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策划举行的系列讲座,深入浅出地将村民生活与新时代思想进行了完美衔接。“实践站里不仅有宣讲,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享受志愿服务,闲了和邻居们一起来聊天、下棋,给生活添了新’色’。”驻村第一书记于蓉说,以前村民之间常为小事争吵,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大家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从“生活温饱”到“精神富足”,从“柴米油盐”到“德智体美”,村里的风气好了许多。
在兴庆区,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140个,还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5个文明实践广场和文明实践大舞台,形成“中心+所+站+基地+点”五级阵地联动机制,不断扩大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和凝聚力。
从各自为阵到盘活资源
“群众在哪里,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伊始,兴庆区就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往实里做、往深里走提出了方向和要求。
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的几位阿姨一直想学广场舞,却不知从何下手,前不久,她们通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系上了舞蹈老师,加入了广场舞小队。
实践站里有“轻舞飞扬”区,居民可以在这里跳舞、练瑜伽、走秀;有“萌趣乐园”区,这是孩子们的游乐场,社区将它设在最里面,让家长可以“一心两用”,既能安心娱乐,也能随时查看孩子的安全情况;有“怡然自乐”和“桑榆非晚”区,老年人可以享受多角度、全方位的日间照料;有“旗开得胜”区,居民在这里比拼棋艺、互相切磋;有“自力更生加油站”,理发、维修、裁缝志愿者为大家提供服务;还有文创空间、三味书屋,通过全民阅读和非遗魅力,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更有航天科技馆,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太空、走近航天。
大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宁生说,现在有了实践站就像有了个家,大家想一起把家经营好。
从各自为阵到统筹盘活,兴庆区整合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辅导站、市民驿站等资源,拓展文明实践功能。“借助已有优势推行区域化共建机制,打造出功能齐全的综合化平台,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兴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柯宇告诉记者,依托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累计举办千余场活动,生动阐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涵。
为志愿服务插上文明羽翼
新时代文明实践依托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者,目前,兴庆区已有12万余人注册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在中山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面“双报到、双报告”下基层送服务亮平台的积分榜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挂着在职党员服务卡,里面记录着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志愿服务的路上,不是只有党员干部挺身在前,社区还成立满天星志愿服务联合队,包含理论宣讲、健康义诊、公益课堂等专业化多元化的10支志愿服务支队。
玉皇阁北街街道八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三馆两家两站一课一食堂”主阵地,书画驿站和休闲驿站两个分阵地及全民阅读文化广场,根据辖区退役军人多的特点,成立军嫂志愿服务队,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单亲母亲进行心理辅导,给困难儿童捐款捐物。
事实上,兴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各级团队,已实现了不同年龄层的志愿者参与。想看演出,文艺轻骑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想学知识,从组织农技培训到开展科技帮扶,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当地生产生活;宣讲志愿者把理论变家常,实现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还有“假期托管”“助学圆梦”“日间照料”“扶残助残”等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文明实践模式。
兴庆区还将文明变“礼”遇,探索积分兑换激励办法,把文明行为细化量化成加分项,与享受惠民政策挂钩,定期评定积分,兑换给志愿者。
“每个人都是实践主体,让群众走出家门就能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志愿服务,就是我们的目标。”陈柯宇说。
文明实践多点开花
走进兴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书画室、摄影室、舞蹈室等10余个活动室的人满满当当,综合展览厅也常常有人来观展,50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成为大家排练学习的好地方。
近年来,兴庆区打造“文明实践兴庆开讲10万+”理论宣讲品牌、“文明实践和谐兴庆10万+”志愿服务品牌、“文明实践花开兴庆10万+”文体活动品牌、“文明实践德耀兴庆10万+”典型选树品牌、“文明实践点赞兴庆10万+”文明传播品牌,形成了“创特色、出经验、树品牌”的工作格局和“三级阵地联动推进、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的浓厚氛围。
同时,将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融合互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中心,开设“书记讲堂”,邀请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社区金牌书记及优秀党员走上“云讲堂”,线上为党员讲党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浸润式”扶志扶智。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力,在城市社区打造20个市民驿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与市民驿站“6+X”服务功能深度融合,在乡镇村庄推行“村规民约有积分,兑换积分有奖励”的工作机制,形成清新、文明、互比、争先的良好乡风。与为群众办实事融合开展,为辖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关爱服务。
“今年还将探索创新‘一街一品’项目,呈现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益民形态。”陈柯宇说。(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