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云公益基金会网站公布了“2021乡村校长计划”名单,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20位校长入选。灵武市狼皮子梁学校的校长马保福成为宁夏唯一入选的乡村校长,获得50万元发展基金。
自2021年5月至今,历经10个月,通过网络申报、电话采访、初评面试、实地走访、线上终评等多个环节,最终从全国600余名校长中脱颖而出,马保福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的教育故事有哪些动人之处?
记者来到灵武市狼皮子梁学校一探究竟。
灵武市狼皮子梁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您能获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湛蓝的天,红色的教学楼,绿色的操场,一群穿着蓝白校服尽情跳跃呼喊的学生。学校是乡镇最美的风景,这话并不过分。
“这是我们学校的男子篮球队和女子足球队,他们在训练。一会儿我带你们去看下我们学校的管乐队!”马保福对我们的采访并不急于“直奔主题”,“我们是一所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在有700多名学生。小学和中学都成立了足球队、篮球队,固定场地和固定时间上课。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我们就会进行积极引领。”
您为什么参加马云全国乡村校长评选?您能获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我们迫不及待地“追问”下,马保福才讲起了他这一年的“参赛”经历。
马保福。
2021年3月,马保福得知评选的消息后,利用两天时间填报了材料。在材料里他讲述了20多年的乡村教育经历:200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灵武市最偏远的马家滩学校任教;2007年参加灵武市校长竞聘成为灵武市白土岗小学校长,之后又先后来到灵武市白土岗回小、郝家桥回小当校长;2019年成为狼皮子梁学校的校长。
“当时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报名的。全国这么多乡村校长,大家聚集到一起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对自己的办学思想进行提炼,为后期的工作打开思路。当时,我还有一个梦想,如果我能入选,我要带着学校的管乐队去阿里巴巴总部演奏。”
学校成立了男子篮球队。
从全国600多名校长中脱颖而出,马保福认为是他实施的阅读行动打动了评委。在40名进20名的评选阶段,马保福精心准备了一个PPT,把始于2019年的“燃梦·阅读”行动展示出来。每位获得乡村校长奖的校长都会有50万的发展基金,其中10万用于改善个人生活、10万用于能力提升,30万用于学校发展。当时评委对如何利用30万元实践基金很重视,有的校长说为学校建设一个VR教室,有的说建一个3D打印教室。马保福说他只做一件事——为孩子买图书。他算过一笔账,依据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必读书目,全校700多学生人手一套图书需要70多万元,有了这30万元,起码可以做到两个学生配一套。
“我在评选中一再强调,要用美好的东西占领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存在于寓言、童话和经典名著中。”在他看来,困扰乡村学校最大的问题是好书太少。目前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版本不统一,只有出版日期、作者、出版社、版次统一了,才能实现师生同读一本书的目标,才有交流的可能。
午后,学生们正在操场上活动。
2从开眼界、立自信到用心做好“小事”
评委看完马保福的自述材料后,注意到一个让人费解的细节。
2013年3月,马保福参加了银川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挂职成为教育体育局局长助理,“政途”无量。但是仅仅一年后,从“上”到“下”,他又回到了乡村学校,担任郝家桥回小的校长。
“当时我就想回到学校教书,把自己教育上的想法实施出来。现在我依然不后悔这个选择。”
马保福在20多年的乡村教育中,实施了很多想法,这其中也隐含着他办学思想的演变。
马保福做家访。
初到马家滩学校,学校的条件很差,一个土操场坑坑洼洼,只有一个篮球架,他带领着学生在上面踢足球,当时学生们只在电视上见过足球比赛;他用3个月时间和学生们一起背诵古诗词,把讲台当舞台,到灵武市参加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白土岗小学做校长时,他把学校的成绩从倒数变成了农村学校的第一名;到郝家桥回小后,学校有个男子篮球队,他发现有一个女孩儿很喜欢看男生打篮球,偶尔有机会一起玩,做个替补,就组建了一个女子篮球队,从最基础的动作练起,慢慢打出了名堂,成了灵武市甚至全区最厉害的学校女子篮球队……那时,他就想打开这些农村孩子的视野,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拼搏就不比城里的孩子差,要自信满满地生活和学习。
学生们午后在操场上打篮球。
来到狼皮子梁学校后,马保福发现了新情况。
原来这所学校的学生基本来自移民家庭,有的可以追溯到1986年,最近的是2016年来自泾源的移民,这些孩子的家庭各不相同,面临着之前从未遇到的问题。
“乡村教育承担着乡村振兴的重任,你想培养什么样的人,要从当下做起。我现在更关注的是,做力所能及的、教育上的小事。阅读这件事怎么落实?学校的足球队、篮球队、管乐队怎么训练,怎么比赛?如何尽量让学生过得快乐?”
这个想法可不是凭空而来的。来到狼皮子梁学校后,马保福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家访。他来到学生家中,发现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有的是单亲,有的是孤儿,有的是残疾家庭……“如果学生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能在足球队篮球队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哪怕只是获得精神上的寄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乡村课堂。
在全国乡村校长评选过程中,马保福的“燃梦·阅读”行动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成为其他乡村学校争相学习的经验。学校规定从三年级开始就组织阅读打卡,每人一本阅读打卡表,姓名、班级、目标、打卡具体时间、书目的版次作者页码、阅读进度用时、喜欢的内容、我的感受……一一记录在册。为了将阅读行动持续推动下去,学校每周开一次读书分享会,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大型读书分享会。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比赛上,甚至每周一升旗仪式的“惊喜”环节,都会出现一本书。
作为校长,马保福在实施阅读计划前期为自己订立的阅读目标是3年100本书。为了督促自己阅读,每天无论多晚,他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一条他的阅读动态。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他就读到了100本。在他的带动下,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由最初的18个月6本书,变成现在的18个月50本书。由最初的散读,变成现在的成体系阅读。
“说实话,有时候一天忙下来,很瞌睡,很想休息;有时候手机上有很多精彩的直播、大事……我需要控制这些欲望,静心坐下来读书。但是慢慢就会发现,每天阅读都会有收获。”马保福笑着说。
学生的阅读打卡表。
3教育也是一场农事,春种秋收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断有学生来校长办公室“串门”。有一个低年级的女生,有点内向和羞涩,看记者在采访,她就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马保福让她去上延时课,她走了又回来,手里拿着一根跳绳,说可以借给他用;还有一个9年级(3)班的男生向他汇报楼上实验室滴水把他的练习册打湿了,马保福把这件“小事”记在了工作手册上,那上面甚至还有“什么时候吃豆沙包、麻辣烫”这样的学生需求记录。
2022年的最后一天,马保福在学校征集了所有学生的心愿,他想在新学期逐个完成这些心愿。在2月28日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他为小学部和初中部共10个学生完成了心愿。这些心愿都很小,有的想要一本《狂人日记》,有的想要一个篮球,有的仅仅是一块巧克力、一支钢笔;3月7日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又为10个学生准备了“惊喜”,一个足球、一个台灯、36色马克笔、一个书包……
“教师的工作任务很多,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我们希望这些小事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光的存在。”马保福说。
小学部和初中部10个学生的心愿。
“去看下我们的乐队吧,他们训练要结束了。”
当天下午4点多,马保福带我们走出校长办公室。穿过几排平房,在幼儿园后面的一个院子里,我们听到了微弱的音乐声。
8个高年级的女生正在红色的教师宿舍楼下排练曲目,银白色的长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马保福走到她们中间说:“你们演奏一曲,我用手机录下来,听下有没有进步。”
是一曲旋律简单的《上学歌》。曲毕,马保福打开录音试听效果。“不错呀,才几天,已经很像样子了。”
高年级女生正在教师宿舍楼下排练长笛。
这时候,三五米远处的教职工礼堂传来雄浑的小号声。走进去,将近40个学生排成四五排正在练习,他们有的吹着小号,有的架着长笛,每个人都仔细地盯着眼前的乐谱,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合奏。
“和城里的父母不同,这里的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学音乐没啥意义。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学,马校长和我就去家访,说服家长。这些乐器、乐谱也是学校出钱买的。在城里学生都要自己买呀,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为啥不学?”音乐老师有点惋惜又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
学生们练习管乐。
马保福走到学生里面,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我们的管乐队是2021年3月成立的,现在主要吸收的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作为我们的延时课后服务内容之一。当时买这套设备花了十二三万吧。学校有些硬件建设可以缓缓,但是这个必须要买。”
走出礼堂,初春的阳光倾斜而下,校园里的树木还没见返绿,远处的灵武东山也是光秃秃的。那8个吹长笛的女生还在练习,“滴滴呜呜”的声音如鸟鸣般清脆。
“或许,这几个女孩子可能连高中也考不上,等个几年就结婚生子,过上乡村女子最平淡的日子,但是她会想自己是吹过长笛的人。我相信有一天,如果有机会,她会让孩子接触音乐。”
马保福说,教育也是一场农事,要春种秋收。教育,不是眼前这个人、这个时间段的事情,它是一件需要慢下来的事业。“润物细无声”,用在教育上再恰当不过。
学生们练习管乐。
学校里有两棵高大的柳树,枝枝叉叉的,想象得来它们在夏天繁盛的样子。马保福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学校景观。
“夏天,这里是学生和教师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来这里学习、游戏,两棵柳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它们一高一低,夏天一黄一绿,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相似;枝干很多,像张开的手指,象征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称这两棵柳树是:德艺双馨、十指成林——双成柳。”
这或许也是这位在教育一线坚守20多年的乡村校长对教育工作最朴素的愿望吧。(新消息报记者 倪会智 武晓瑜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