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珍教孙子孙女唱宁夏小曲。记者 李尚 摄
登台表演宁夏小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日前,宁夏公布了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金桂珍成为宁夏小曲自治区级传承人。对于一直喜欢宁夏方言的她来说,演绎宁夏小曲是自然而然的事,她希望用这种独特的腔调唱出生活,唱出宁夏小曲本身的价值。
就爱方言的“土里土气”
金桂珍家里专门有一个房间,是她平时练习吹拉弹唱的空间,里面三弦、二胡、阮、葫芦丝等乐器有好几种。屋里还有个架子,摆着一本歌谱,没事就翻开照着唱一唱。她的嗓子好,声音清脆透亮,无论歌曲还是戏曲,张嘴就能来一段,余音就回荡在这小屋里。
“我们家姐妹7个都爱好文艺,只是父亲不同意往职业方向发展,就当爱好了。”金桂珍说,自己从小爱唱,喜欢乐器演奏,退休前在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办负责工会的文艺活动事务。此外她还有个特长,就是很会说方言。“我家是银川的,但宁夏其他地区、甚至外省的方言我都会。”金桂珍说,会说各地方言,可以说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本领。以前单位有四川人,有河南人,相处一阵,她就能把人家的方言说得很溜。这些来自外地的同事还开玩笑说,金桂珍就是他们的老乡。还有一次她去福州,只待了两三天,就能把当地人说的方言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方言学得快,也爱说。”金桂珍说,平时自己说话都是方言,对方是哪里人,她就用哪里的方言跟人家交谈。有时候女儿觉得她这样说话“土里土气”的,但她自己特别喜欢。在《的哥哈嘻嘻》剧组,她既是演员,也被当作方言顾问。谁有什么不会说的,她就教着说,有什么说得不准的,她也能帮着纠正过来。
生活中处处有小曲
宁夏小曲是宁夏土生土长的曲艺,作为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离不开宁夏方言。金桂珍在方言方面的特长,也将她和宁夏小曲紧紧连在了一起。
二三十年前,金桂珍认识了宁夏坐唱第一人徐明智,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也经常找机会跟他学习宁夏小曲。每年的几十场文艺演出,也让她唱着小曲,活跃在宁夏各地的表演舞台上。
“宁夏小曲保留下来的曲牌就那么几个,但作品很多,什么都能唱,在哪都能唱。”金桂珍说,他们演出时,常常根据不同环境选择不同作品,比如在养老中心唱《娶儿媳》,家长里短逗得老人们开怀大笑;开业庆典上唱《数花》,从一数到十,每一句都唱出不同的好彩头;中国农民丰收节到了,一曲《弹起弦子唱丰收》应时应景;前阵子录制的中国各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她参演了宁夏小曲《福虎瑞银川》,和其他表演者一同为观众们送上亲切又提气的表演。
“徐明智老师以前有个搭档,是农村出来的,说得一口地道方言,人家平时说话时都能即兴说唱一段。”金桂珍说,虽然现在大家看到的宁夏小曲多是舞台上的表演,但其实它和人们的生活很近,因此无论到哪儿,都很受人们欢迎。
唱出生活的本味
唱了那么多年,抛开对文艺表演本身的热爱,金桂珍更喜欢宁夏小曲的接地气。“你自己听里面的词,有些说得很夸张,但夸张之余还带着些幽默,幽默中又带着对生活最细致真诚的体会。”金桂珍说着,随口就唱了一段,“下了西门老桥坡,迎面看见两口锅(煮得多);担水三担多,下米十三颗;烙个饼子纸纸薄,揣在怀里摸不着,头摸着,虱子拱了大半个······”她介绍,这唱的是老百姓过去贫苦的日子,既夸张,又真实。在农村演出时,很多农民听着这诙谐的调侃,一边乐呵,一边进行忆苦思甜,感叹着今天的好日子。
演唱之余,金桂珍也开始了宁夏小曲的创作。之前她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们写了《红马甲好娃娃》(暂定名),以一位居民的视角讲述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们对职责的坚守以及对居民的贴心服务,情节完整,还不乏一些幽默的桥段,比如居民楼解封后兴奋地跑出门,穿鞋穿了个“岔乎八(形容两只鞋不是配对的一双)”,还忘了带家门钥匙等。“上次我女儿家的楼被封了,我就以此为灵感,以第一人称写了这段,中间搞笑的情节不是真的,但表达的心情是真的。”金桂珍说,她希望用这种“土里土气”的腔调,唱出生活的本味。
宁夏小曲会有更好发展
实际上,表演宁夏小曲不是方言说得好、能唱几句就能上台表演的。由于其演出形式需要器乐配合,学习的时候也要学习器乐。“一般是配个三弦,加个鱼鼓。鱼鼓还好一点,三弦学起来最枯燥。”金桂珍说,三弦和其他弦类乐器不同,它没有品,弹奏的时候全凭听力判断是否准确,这就需要大量练习。而宁夏小曲的表演者和学习者本来就不多,能够坚持下来,并在说唱和弹奏方面都比较成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在金桂珍看来,宁夏小曲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两年宁夏小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国也拿回好几个大奖。”她说,作为宁夏小曲的传承人,她明显感受到了它的价值。此前总有文化公司请她录制一些视频,还有的希望跟她签约,将她作为网红进行包装。“热爱文艺的人不少,其中弹钢琴、拉二胡的大有人在,但能表演宁夏小曲的真不多,相信宁夏小曲的传承会有一番天地。”(记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