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民俗日历 寒冬腊月至除夕团年时 全国滑雪俱乐部大众公开赛(宁夏站)开滑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发行 中卫工业园区“云天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自主创业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点赞兴庆仨青年!勇救落水一家三口 宁夏加强司法所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注意!12306买票退票有新变化 元旦小长假出游热度全国第二:四川 宁夏筹建枸杞国检中心 《壬寅年》特种邮票在宁夏发售 “太阳也在帮村民挣钱呢” 河南郑州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 云南腾冲:民警在中缅边境一线风雪中坚守 西安市“孕妇流产”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公益律师倒贴65万元,帮农民工讨薪数千万 情侣因物质条件谈不拢分手 受访青年:心态太功利 风雪中的抗疫坚守:他们为团圆新年护航 死亡证明、病危通知……在网上一两百元就能买? 远程会诊中心上海启动 22个省市700余家医院高效协同造福患者 北京今天晴天在线昼夜温差大 夜间东南部有轻雾或雾 在南极科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父母险让女儿成“黑户” “赤足印”为身份认定立功 陕西西安4日新增35例本土确诊病例 活动轨迹公布 一男子跨省贩卖运输冰毒50多公斤被执行死刑 变暖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 极地“火气大”成因复杂 网贷自救青年创建公众号 劝人不要轻易“下水” 《壬寅年》特种邮票在广州首发 87.9%受访者会优先选择有人工客服的平台 宁夏银川三名青年勇救落水一家三口 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多阴雨 西藏西南部有明显降雪 “神奇庄稼”破青海“东大门”“靠天吃饭”窘境 甘肃家庭暴力案件逐年下降 续出“两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2021年珠江流域抽查水源地安全保障总体情况较好 商标碰瓷十几年 “李鬼”被判赔1000万元 刚走过婚姻殿堂又走上抗疫现场 点赞这对小夫妻 新疆兵团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西安“战疫”进行时:全村动员连夜起灶火 送出13000个“爱心花卷” 侧记:载“福”而归的战疫“逆行者” 浙江杭州西湖四大冬候鸟到齐 白骨顶有望成为新成员 行业趋势报告:数字化转型良将难求 中资企业后发优势明显 郑州本轮疫情主要由德尔塔毒株引起 注意!12306买票退票有新变化 请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四川乐山警方破获特大非法猎捕、出售野生动物案 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水果店关门,“信义小哥”打三份工还充值客户的钱 雕好美一年 雕不好或致毁容 线雕隆鼻:关于美丽的赌局 九成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 仅四成觉得好用 那年今日 | 提起1月6日你会想起什么? 宁夏交投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系统试运行 闽宁协作第一个重大能源项目获国家核准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1月民俗日历 寒冬腊月至除夕团年时

2022-01-06 10:38:35来源:华西都市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听到这首诗句开始频繁出现,不用多说,农历新年的脚步已经不远了。盼望了一年,属于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近在眼前。

旧时成都有一句谚语,叫作“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其实,对于老成都人来说,进入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过年”的时钟就已经敲响了。春节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老百姓们都在充满浓郁年味跟热闹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到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再到腊月二十四“打扬尘”……“当年的成都人,要用一个多月时间把大年过完,春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描述中,那喜悦热闹的年味,似乎穿越了时空回荡在眼前。

莫怪严凝切

春冬正月交

小寒 1月5日(农历腊月初三)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据刘孝昌描述,就成都而言,大部分时候小寒时节的气温,其实要低于大寒时节。“故有‘小寒胜大寒’之说。但成都的小寒时节冷不冷,并不靠节气,重要的是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

在这一时节,行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忽而闻到一抹暗香,不要怀疑,这正是在寒冬中傲然开放、芳香馥郁的腊梅香。“小寒时节,成都可谓是香城。”每当此时,花农从东郊高店子,西郊花照壁、百花潭,北郊的凤凰山等地,提着花篮、推着花车,沿街叫卖腊梅花……

“千百年来,成都人都喜爱梅花。”刘孝昌说,南宋时期,诗人陆游寓居成都,曾写下一首《梅花绝句》,诗中写到“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可见当时,成都人对梅花的喜爱。

腊月风和意已春

时因散策过吾邻

腊八节1月10日(农历腊月初八)

说到腊八节,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那一碗温热美味的腊八粥。而在刘孝昌的描述中,旧时成都人的“过年”,正是从腊八节,也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的。“旧时在腊八节这天,成都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一家老小每人吃碗腊八粥,并馈赠亲朋好友,以这种形式举家欢庆。”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关于腊八粥的文字记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有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所以说,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千年了。

刘孝昌说,腊八粥用料讲究,煮腊八粥的食材多选用大米、糯米、薏米、小米等谷物类,以及红豆、黄豆、饭豆、绿豆、芸豆等豆类,或用红枣、花生、苡仁、莲子、板栗、核桃仁、桂圆、白果、杏仁等干果煮熬成一锅粥。“这锅粥用的食材非常丰富,具体怎么煮,主要看这家人的家境情况,根据收入的多少而定。”

旧雪未及消

新雪又拥户

大寒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

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可见在大寒时节,天气已经寒冷到了极点。因为大寒节气,一般来说正处于“三九”之内。

古代没有精准的天气预报,人们发明出一种民间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叫作“数九”。根据民间算法,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般来说,“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因此有“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的说法。当数到九个“九天”,便是春暖之时。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便是立春,人们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因为年节恰在立春前后,所以大寒一到,年味渐浓。于是,大寒节气的习俗,也大多跟农历新年相关。人们“扫尘”“糊窗”,除旧布新,打扫好卫生等待新年的到来。同时,还要“赶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除夜春雷隐地起

小年岁雪纷未已

小年1月25、26日(农历腊月廿三、廿四)

小年一到,人们就开始忙着扫尘、祭灶了。一直以来,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一般在农历腊月廿三或者廿四。“腊月二十三祭灶,成都人喊的过小年,这一天晚上要把灶神老爷送上天。成都人家家户户都要祭灶,也就是祭祀灶神。”刘孝昌如是说。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民间传说,过去每家每户的灶神,是玉皇派到人间来保护和临察这家人所行善恶的神仙。看这一家人在这一年里做多少善事又做多少恶事,灶神爷都要一一记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灶神就要上天去,给玉皇禀奏,以降祸福。”刘孝昌说,因此在这天特别要谨言慎行,不要口出秽言,以免招不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夕1月31日(农历腊月廿九)

除夕一到,意味着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又称为大年三十。但今年的除夕,并不是在大年三十。早在十余日前,话题#2022年春节没有年三十#就登上了热搜。据天文专家介绍,这主要与“朔望月”有关,月亮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一个周期平均为29.5天。恰逢2022年腊月是小月,便没有了年三十。

除夕之夜,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团年饭了。对于老成都人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其实,团年从腊月开始,成都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就连没有钱的人也要想方设法割几斤新鲜肉,做点腊肉在灶头上挂起。有个别人家很能干,自己做糕点、蒸年糕,还要做糖果。”刘孝昌描述到。

“一餐年饭送残年,辣味鲜肴杂几筵。欢喜连天堂屋内,一家大小和团圆。”成都有一首竹枝词所描写的,正是旧时成都人团年的真实写照。当然,在团年饭之外,除夕之夜还有许多传统习俗:祭祖、贴春联、贴窗花、挂年画、守岁、发压岁钱……家人们围坐一桌,看着小孩子欢天喜地接过红包,桌上的年夜饭香气扑鼻,满目都是春联和窗花的红色。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的辛勤劳动,应该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团圆和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