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高校的教学楼都建在城市里,上海复旦大学却花23年时间,在距其1900多公里之外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大山里,建起该校“第七教学楼”。为何会有“第七教学楼”?在宁夏大地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对复旦大学又意味着什么?
12月6日,一部反映复旦大学学生在宁夏支教的纪录片《支教者》,开始在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等上线播出,复旦支教老师在“第七教学楼”的支教故事广泛传播。
连日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对此进行采访。
“第七教学楼”的缘起
12月8日,复旦大学分管研究生支教团的校团委副书记王英豪向记者讲述“第七教学楼”的来历。
1999年,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项目,当年上海复旦大学开始选派学生到宁夏支教,23年来一共选派258名支教老师。在宁夏共有4个支教学校,都在固原市西吉县,纪录片《支教者》拍摄的三合中学就是其中之一。复旦大学共有6栋教学楼,早期支教队员便将在上海之外的西吉县支教学校统称为“第七教学楼”。
“20多年来,三合中学既是我们帮扶的对象,也是我们锻炼学生,培养他们家国情怀、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王英豪介绍,他们支教回来后,再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业。
从字典到卫生巾,支教老师育人有方
“看到字典那一段,突然想起小学时候,学校给全校学生每人发一本字典的情形。”这几日,纪录片《支教者》在网上播出后,有读者在评论区留言。
“字典”那段,是十多年前支教老师实施的“一本正经”计划。
2009年12月的一天,复旦支教老师吴恒在三合中学给学生们教“本末倒置”,却被学生挑错,说应该是“本未倒置”,因为“字典上是这样写的”,他才发现,全班30多本字典只有6本是正版的。于是,吴恒在网上发起“一本正经”计划,筹集到70126元,为全校学生每人配了一套《新华字典》《成语字典》和《英汉字典》,还购置了一些图书。
12月7日,记者联系到吴恒。他说回到上海搬过几次家,但是当年支教时穿过的一件T恤从没舍得扔。在三合中学,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
现在每到教师节,他仍会收到宁夏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今年教师节他收到这样的短信:“又一年的教师节到了,现在想想六年级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但在我心里,那个身影犹如昨天一样清晰。是你让我的六年级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真心说一句你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老师,是你当初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成就了现在我对任何人都存在感恩之心!”
支教老师还会细心地给女生科普卫生知识。
12月9日,记者联系到今年8月结束支教的复旦第二十二届研支团老师乔楚。“我们先告诉女生怎么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卫生巾,然后给她们讲解关于生理期的知识。”
去年年底,乔楚和一起支教的老师,专门组织女生开座谈会,帮助她们解决生理期的困惑,并通过阳光种子基金申请资助项目,用2835元给全校41名女生每人购买了大概能用一个季度的卫生巾。
“我们也在做西北人的学生”
“在所有支教队员里,可能我是最幸运的。”目前在北京的张阳是唯一一名两次支教的老师,她是复旦第七届和第十届研支团队员。
12月7日,记者联系到张阳时,她感慨地说:“两次宁夏支教对我来说具有更深层的意义。乡村学校的讲台就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她说自己现在还是在教育行业,从事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每当感觉工作特别难的时候,就会想到宁夏支教的日子,于是又满血复活。
她说:“我们把教学点叫做复旦‘第七教学楼’,不只是我们是孩子们的老师,我们也在做西北人的学生,学习在困难环境中如何更加智慧地做事情。”张阳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种理念是她在“第七教学楼”学到的。
许多支教老师都和张阳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何尝没有被学生影响,何尝没有从他们那里学到知识,从那片土地汲取营养?”“人在上海,但我的心总不由地牵挂着遥远的宁夏西吉……”12月8日,复旦第二十届研支团老师王正娴接受采访时说。因为一次支教,让她很关注宁夏的各种新闻,去年还忍不住回到西吉看望曾经的学生。
“第七教学楼”精神薪火相传
“2008年我11岁,我是宁夏西吉县三合中学的一名学生;2019年我22岁,我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2019年第21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培训班上,来自宁夏的张峻通用饱含激情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
张峻通说自己是复旦“第七教学楼”精神的薪火相传者。张峻通的父母都是三合中学的老师,张峻通跟着支教老师们看到了课本上没有的风景,了解了山外的世界。最终在他们的影响下,张峻通也做了名支教老师。
三合中学原校长张玉良从1999年开始接待第一届支教老师,到2015年16年时间,他接待了近100位支教老师,他说他们是“第七教学楼”的宝贵财富。
12月9日,记者联系到已留在上海工作的马闪闪。2010年,她在三合中学上初二,受到支教老师刘钟元等的各种资助,并且获得去上海参观学习的机会。“虽没能考到复旦大学,但最终实现了我来上海上大学的梦想,并且像支教老师一样帮助到别人。”马闪闪的人生,也因支教老师而不同。(记者何玉玲)
去年,王正娴(前)回到西吉看望学生。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带着孩子们到上海参访。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