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在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宁夏壹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菌棒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确保每一根菌棒都是最佳状态。
其貌不扬的菌棒可是香菇生长的“温床”,每一根菌棒都是用棉籽壳或者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经过合理配比,再接种上菌种培养出来的。
“以前只是来采成熟的蘑菇,经过培训,现在也能做一些注水等培育工作,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正在生产一线忙碌的工人牛治发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自己还学会了技术,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上钱,十分满意。
“以前这些工作都是要从外地请专业的技术员来做,成本高也不方便,我就定期组织附近的群众进行菌类培育等知识的学习,教会他们培育菌棒的技术。”宁夏壹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河说,目前园区内有55个大棚,占地面积110亩,能解决80人~100人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收入在3000元~5000元。
“这小柿子真甜。”在位于通贵乡的市外淘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温棚里,市民马英兰一边摘着泛红的小柿子一边告诉记者,自己经常过来采摘,这边的蔬菜、水果口感好,品质高,一家人都特别喜欢。
一排排温棚整齐排列,棚内小樱桃柿子、芹菜、草莓等作物长势喜人。既是技术员又是种植户的丁秀琴正在田间指导新来的工友栽种芹菜苗所要注意的事项:“每株要间隔16厘米~26厘米,丛距保持在1厘米左右,每丛4~5株。”
“来这边干活有一年多了,学到了很多作物种植上的技巧。”丁秀琴说,现在自己也成了一名种植技术员,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所学的技术教给其他村民,与大家共同致富。
“35栋棚就是30多亩地,利用好了能创造不少的效益。”宁夏市外淘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林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通过引进推广无土栽培先进技术,种植经济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瓜果蔬菜等,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下一步,他还准备为周边百姓提供技术支持,打通销路,鼓励大家自己承包温棚,勤劳致富。(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