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做啥饭?”“臊子面。”8月5日,天气晴朗,隆德县沙塘镇清泉村,69岁的辛彩霞和74岁的张淑珍互相问候着。
张淑珍家门前左边是一片小竹林,毛竹簇在一起,叶子翠绿。右边的小菜园里,辣椒、西红柿挂满枝头,门前的水泥路被清扫得干净如洗。
得知记者采访,张淑珍笑着说:“以前一年吃不了几次臊子面,现在顿顿吃;以前为了生活奔波不停,现在不愁吃穿,坐享清闲。”
“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辛彩霞感慨道。辛彩霞家人曾因患病,多次住院,医疗费报销90%以上,还有大病救助,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接着,一家人从山里搬迁到生态移民安置点,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在山里生活时,吃水要到几里外的沟道里挑水,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遇到干旱,沟里没水,经常为吃水发愁。”辛彩霞说,“现在不仅甘甜的自来水户户通,还用上了太阳能,洗澡方便得很。上了年纪的村民,月月有养老保险,逢年过节还有补助,日子过得滋润舒坦。”
2011年,隆德县在312国道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生态移民安置点,将和辛彩霞家一样,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数百户村民搬迁安置。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清泉村流转千亩土地,建成果蔬拱棚种植园区,为移民群众每户配套一栋拱棚,扶持种植早熟马铃薯和辣椒,引导移民发展设施农业。
在种植蔬菜的基础上,清泉村主动联系就业局、科技局和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对全村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现场指导,让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有一技之长。
“每年由致富带头人牵线搭桥,介绍劳动力转移就业,全村劳务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6%。”清泉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碧涛介绍,现在村里在外务工人员340多人,均实现持证上岗,挣到了高工资。村民杜永安原来在工地抱砖,一年挣一两万元,后来学习电焊技术,一年收入10多万元。
“我们村有两大优势,一是重视农业,二是注重教育。”71岁的“老支书”赵益三透露了清泉村发展的秘籍。赵益三曾担任清泉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亲身经历村容村貌改变,以及村民过上期盼已久的小康生活的过程。
清泉村群众秉承“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村训,重视农业和子女后代的教育,从中不断受益。
“现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务工,以及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泉村一直走在前。”赵益三说。
如今,走进清泉村,户户门前镶有“耕”“读”二字,客厅悬挂励志字画。“不念书,都没脸见人。”赵益三说,“要想富得长久,就得多读书。有了文化,就像沟壑里的水,才能四季流。”受浓厚的读书氛围熏陶,村里大部分村民拥有高中以上文化学历,家家有大学毕业生。
“文化素质高了,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也就提高了。”王碧涛说,在清泉村,孝老爱亲、和睦共处、互帮互助成为风尚,席巧霞伺候瘫痪在床婆婆3年多,“好媳妇”美名传;赵彪“零彩礼”出嫁女儿,村民纷纷效仿。
如今,清泉村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围绕移民持续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针对性开展砖瓦、种植、养殖、电焊等劳动技能培训。
同时,将社会治安、防返贫监测预警、乡村治理、环境卫生等网格合一,把全村划分为10个网格,推行网格化管理,第一时间上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记者 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