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走进博物馆,可以感受时光在倒流,历史在重现,古今在对话。今天,一起跟随记者镜头去看看宁夏博物馆的宝贝,感受文化的力量。
感受文化魅力。
宁夏博物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墙面使用的迦陵频伽等装饰图案,都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荣获“中国建筑质量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外地游客来到宁夏,会去宁夏博物馆打卡,因为那里是全面了解宁夏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生动形象的窗口。
胡旋舞石刻墓门简介。
陈列于宁夏博物馆的胡旋舞石刻墓门,于1985年在盐池县苏步井乡一座唐代墓葬中发掘出土。出土时是一套紧闭的两扇石门,单扇石门呈长方形,长89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每扇石门正中浅雕一“胡旋舞男伎”。所刻男伎为典型的胡人形象:虬髯卷发,深目高鼻,宽肩细腰,体魄健壮。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欢乐生活气息,是研究唐代乐舞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牛头化石。
距今4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的牛头化石,于20世纪60年代在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出土,长129厘米,宽55厘米,高69厘米。
西征红军在宁夏用过的灯。
“团结御侮”锦旗。
宁夏博物馆“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厅,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勾勒出宁夏红色历史记忆。在建党百年之际,重温峥嵘岁月,追寻红色印记,不由得感叹先辈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将永远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续写华章。
观看闽台木偶。
在宁夏博物馆,经常能看到来宁交流精品艺术展。“指掌春秋——闽台木偶艺术展”是独具南方特色的戏剧文化展览。福建木偶戏,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发展,是中国传统戏剧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该展览由偶之源、偶之蕴、偶之艺、偶之趣、偶之衍五大部分组成,通过提线木偶、掌中木偶、盔帽、戏服、戏棚模型、古戏本、木偶艺术著作丛书等近203件/套展品,对闽台木偶戏的源流与发展、艺术与特色、传承与创新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宁夏新闻网记者 蒋萍)
木偶是“刻木象人”的造型艺术。
木偶盔帽。
提线木偶足构件。
人物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