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城俯瞰。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阳春时节,走进同心县城乡,不时能看见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在埋头苦干,机车忙碌而有序,成为开局“十四五”的生动注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1年一季度,同心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8亿元,同比增长23.6%,高于全区增速7.9个百分点,实现首季开门红。
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同心县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打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持续努力——今年一季度,同心县开工项目77个,开工率58%,开工率为历年最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25亿元,同比增长51.1%,增速位居全区前列。
2021年,同心县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33个,总投资187.5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124.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94个,总投资124.7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97.8亿元;续建项目39个,总投资62.8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6.6亿元。
在项目建设引擎的推动下,同心县计划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宁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宁夏同心(中核)清洁能源产业园总体规划图。
项目带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现在同心城的主干街道拓宽了,晚上路灯照得雪白,最美的夜景还数清水河两岸:灯火璀璨的老城新区与被华灯点缀成“银带”的清水河大桥连为一体,绚烂的夜景倒映在水中随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来到南岸新区的滨河运动广场,一个个灯光球场被照得如同白昼,劳务移民正在兴高采烈打着篮球。进入北岸老城的豫海森林公园,游人三五成群漫步其中,在“天然氧吧”里享受着春日闲暇。
短短几年,县城面积翻了一番,纵横交织的路网框架迅速形成,出行十分方便。
“最近这几年,俺们同心变化大得很!”“同心这些年的发展,比过去啥时候都要快”……谈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心老百姓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县城颜值越来越高,与同心县推进县城棚户区改造、清水河流域生态治理、打造生态休闲公园等一个个重点项目息息相关。
反观更为广阔的乡村,那里的发展成绩直观体现在村民们越来越鼓的腰包中:“十三五”期间,同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近一番,达到11339元,年均增长11.1%,高于全区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年底,同心县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27383户10384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丰硕脱贫成果的取得,同样离不开一个个项目建设的带动。
在偏僻的预旺镇贺塬村,移民们获益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从大山深处搬进移民安置区,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用上了自来水,走上了连接山外的硬化路。
旱天岭、麻疙塔……近年来,同心县很多“土里土气”的山村都脱了贫,有的获益于肉牛养殖基地项目,有的获益于草畜一体化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这里的乡亲们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尝到高质量项目建设甜头的同心县,在开局“十四五”的2021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年确定重点项目133个,总投资187.5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大项目板块。
项目建设期间,同心县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和一个项目、一名处级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落实机制,发挥好22个“项目管家”作用。
截至目前,宁夏帕罗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羊绒混纺纱、宁夏银山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7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2021年重大项目开工率达58%。
同心县羊绒加工车间。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全面开花结果
在同心工业园区扶贫产业园,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的设备生产线安装已进入尾声。
届时,该项目能解决140多人就业,一线工人月工资能拿到四五千元,管理人员最高能拿到8000元,生产的光伏逆变器将供应全国太阳能光伏市场。
“大西北光照强烈、地广人稀,太阳能产业市场前景很好。同心县交通相对便利,产品运输很方便。”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负责人车玉宝说,该项目落地能助推同心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实施中赢得发展先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采访得知,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首期投资5000万元,全部投资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8亿元至10亿元,能极大带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
今年,同心县紧紧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枸杞产业。致力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目前,建设润德1万吨液态生产线、菊花台鲜果榨汁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今年还将改造提升3000亩有机枸杞种植面积。通过深加工与扩面积的双向驱动,进一步把枸杞产业做大做强。
葡萄酒产业。在1.9万亩基础上,新增葡萄种植面积0.7万亩,培育脱毒葡萄苗150万株,建成投产朗斐酒厂,打造葡萄文化展示中心,加快推进罗山东麓葡萄文化创意小镇建设。
肉牛和滩羊产业。新建30个养殖园区,依托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养殖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确保了群众增收。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8万头、230万只。建设新发地区域牛羊交易中心、深加工产业园,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肉牛滩羊产业大县地位。
绿色产业。发展马铃薯、果蔬、休闲养殖3个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等绿色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在县城建成1座占地千亩的中高端牛肉丸食品加工厂。
新材料产业。走绿色、智能、高端路线,把传统产品打造成高端产品,将传统原材料变成新材料。打造以豪龙建材、圣雅戈石膏、宁夏建材智能绿色新材料为重点的建材产业园。建成2个千万吨级绿色水泥产业项目,通过生产食用、药用石膏,将石膏附加值提高到3000元至8000元,价格是传统石膏的几十倍。
电子信息产业。做好“互联网+”文章,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实施消费网络建设工程、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提升工程,整合资源,完善物流体系,发挥大美同心、来三斤、善融商城等电商平台作用,力争年内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亿元。
清洁能源产业。开工上马2个330KV变电站。建成上能电气10GW太阳能新材料项目,把新能源和新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新能源综合体。依托宁夏同心(中核)清洁能源产业园的清洁能源产业链整合能力优势,在拉晶、切片、组件等方面引进全产业链配套项目,新增装机容量60万千瓦,打造高效、安全、经济、绿色的电力能源,推动清洁能源集群发展。
文旅产业。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将生态游、旱塬游、农家游作为依托,让旅游产业全面开花。实施餐饮业提升工程,打造与同心文化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餐饮。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深入挖掘“红、绿、古”特色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改造红军西征纪念园,加快培育韦州历史文化小镇4A级景区,开发农副、非遗、红色等旅游产品,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羊绒产业。宁夏帕罗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羊绒混纺纱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项目。建设羊绒园区物流产业园。
文冠果产业。加强文冠果抚育管护,推进五谷丰与富优基尼深度合作,建设文冠果种质资源圃及采穗圃,创建文冠果之乡。在34万亩种植面积基础上,争取年底突破40万亩。建立文冠果专家工作站或专家服务基地,研发食用油、果茶、化妆品等文冠果精深加工产品,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双重效应。
服装加工车间流水线。
“四大提升”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去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为同心带来17.5亿元务工收入。”同心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的10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中,继续执行劳务经纪人奖补政策,要让移民群众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收入2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同心县将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在促进共同富裕上持续用力。10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围绕27个移民村(点)8.97万名移民的生产生活,聚焦发展产业、稳定就业。今年确定劳务输出超过10万人,劳务输出收入18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稳定转移性收入、挖掘财产性收入、扩大工资性收入、提高经营性收入,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手上有钱花、卡里有存款,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建成八幼等6所幼儿园和第十小学,提标改造五小等6所学校,开工建设同心中学分校等2所中学,争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
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开工建设县医院门诊综合楼、中医院综合楼和县医院下马关分院,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让群众少得小病、不得大病,得了病有保障、能医治。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在推动城乡绿色发展上持续用力。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实施生态绿化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扎实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绿化美化田园乡村,进行垃圾污水治理,使农村人居环境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
今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200亩,以清水河和罗山东麓为重点,建设营造林13.6万亩,在移民迁出区发展文冠果经济林2.5万亩,在142个村建设环村庄生态经济带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用力。今年继续按照“4321”方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参照“1+5+20+N”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一核引领,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引领区;5镇聚集,依托韦州镇、下马关镇、预旺镇、王团镇、河西镇,发展乡村区域性发展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立足“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战略部署,打造20个各具特色的示范村;通过典型带动,推动全县乡村振兴。
通过健全完善脱贫监测机制和政策帮扶落实,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素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记者 杜晓星)
水泥熟料生产线。
光伏发电方兴未艾。
红彤彤的枸杞成为群众增收致富“金果果”。(本版图片均由同心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