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某女星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她刮痧后的照片,后背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引起网友围观。有网友留言提醒:“泄得太厉害了,容易虚!”
一片片红色、暗红色的痕迹是刮痧特有的记号。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表示,刮痧是常见的中医疗法,但人们对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误解,刮痧时一味追求刮痧要痛、要红,或对刮痧疗法的适用范围不甚了解。
“通常,身体里如果有风寒、暑湿、热、淤血阻络等,都能刮出痧。这是因为这些症状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经络不通,从而引起血淤,而刮出来的痧就是这些血淤部位表现出来的现象。”
一些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有些人在刮不出痧的时候,甚至会使劲的刮,以求刮出更多的痧。“刮痧并非出痧越多、感到越疼效果越好,需辩证看待。一般来说,有适应症、有问题的部位刮痧才会较痛且很慢才出现红瘀,褪色速度也慢。而正常部位红得快褪色也快。”
另外,出痧的多少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出痧的颜色同样因人而异,并非越深色越好。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
还有很多人认为刮痧越疼,刮出的颜色越红甚至越紫才有效。对此,吴晓晶认为,“刮痧应该以舒适为大前提,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能给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血管破裂、组织坏死硬化等。门诊经常能见到刮痧过重出现皮肤红肿、破溃的。”
另外,刮痧也是有适应症的,盲目刮痧反而会加重症状,如气滞血瘀者可通过刮痧来疏通经络。经常乏力、爱出虚汗、面色苍白、气血不足的人群,不适宜刮痧;皮肤有湿疹、破损的人,不宜刮痧;另外,有严重心脏病的人也不宜刮痧。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褪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拭,若再次刮痧,需间隔3~6天;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休息15~20分钟。(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