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课堂上的陈志娟老师。记者 海坤 摄
22年前,西吉年轻女教师陈志娟拖家带口地来到当时的闽宁村,望着满眼的戈壁荒滩和几间砖瓦房组成的小学,心情一落千丈,在返乡还是扎根戈壁间踟蹰。
“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就为将来。”22年后,记者在闽宁镇中心小学见到陈志娟时,她已用桃李芬芳润泽了戈壁,更坦言庆幸当初的抉择,“党的扶贫政策,惠及了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
从比富到比教育
“你要能吃得下这里的苦,你就来。”1999年,调转工作前,闽宁镇第一批移民、同为老师的哥哥对陈志娟说道。地处平原,临近省会首府城市,能有多苦?陈志娟后来才体会到,哥哥说的苦和她想象中的苦,不是一个级别。
来的第一天她就哭了。一家4口挤在一间瓦房里,带来的家当没处放,堆在哥哥家门前。本想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结果没有幼儿园、小学简陋得比不上老家的小学。陈志娟想走,学校的一位老师劝她:“这里以后肯定会好的,什么事情都有个发生变化的过程。”
从小依靠国家政策顺利完成学业考上大学的陈志娟决定留下来,以教育为移民扶志。改善环境、提高地力、增加收入,这些事情占据了家长们大部分的心思,学校教育成了孩子们最主要的教育。作为班主任的陈志娟,从学生的个人卫生、学习习惯到知识传授,一“教”到底。风趣、得法的教育风格也颇受学生爱戴。“老师,我想到你们班,你不要我,我就流入社会了。”一天,隔壁班的“问题学生”对陈志娟说道。当时,移民孩子上学晚,中途辍学去打工的事并不稀罕。但陈志娟不想放弃一个孩子,最后在她的悉心教育和鼓励下,这个孩子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以前大家比谁挣钱挣得多,现在大家比谁家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大学。”陈志娟说,她现在班上的学生大多是移民二代的孩子,移民二代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提升,让他们更重视教育。而这,让陈志娟笃定闽宁镇的未来会更好。
闽宁“牵手”教育“结亲”
3月16日,记者在闽宁镇中心小学见到陈志娟时,她正在参加一场由福建省第二十二批来宁支教老师李凰组织的捐赠活动,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的学生们给闽宁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寄来了包括书、帽子、手工等在内的344份礼物。
“这些年,闽宁两地的携手,让我们教育人也获益匪浅。”陈志娟回忆,多年前,学校组织年级组长到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开展了一个星期的调研,她也有幸随从。那次调研,让她深深认识到两地在教育上的差距,尤其在素质教育方面。后来,闽宁镇中心小学也效仿钱塘小学在每周三开设兴趣班课,培养学生特长,提升素质教育。这些年,每年都会有福建支宁老师来到闽宁镇中心小学,他们带来了先进教育理念,架起两地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陈志娟也把握机会,不仅与在校支教老师切磋教学方法,还与返闽支教老师保持联系,从中收获不少。
“虽然我们的学生不能去福建,但通过空中课堂,他们也能享受到福建的优质教育资源。”陈志娟说道。来到闽宁镇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连一台电脑都没有。那个时候,陈志娟的认知边界,就是学生们受教育的边界,丰富自己是她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伴随着政府大力的教育投入,闽宁镇中心小学智慧教学设施设备应有尽有,陈志娟带给孩子们的天地也更为广阔。(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