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一】“小产区”如何撬动全国大市场——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二】宁夏葡萄酒,何日“当惊世界殊”?——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三】中国“高端奶之乡”的远虑和近忧——宁夏奶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四】“牛”“羊”如何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宁夏肉牛和滩羊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五】塞上鱼米乡,如何实现“换道超车”?——宁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六】新材料产业 如何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宁夏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七】“宁”字号绿色食品如何成为农业产业引领者?——宁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观察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八】放“电”全国,“绿电”领跑者宁夏的机遇和挑战———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社银川3月20日电(记者 赵倩)近几年,宁夏文旅产业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提供优质文旅产品为着力点,将更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旅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不惜远赴千里,只为在沙漠中观一次星,在黄河岸边的民宿寻一张床,在贺兰山下的酒庄品一次酒,宁夏不仅改变了很多人对大西北“刻板印象”,还成为令人心生向往的诗和远方。
然而,调研中记者也发现,宁夏文旅产业在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仍面临产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低、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当前,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现实要求,宁夏文旅产业应通过加强对全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文旅产业融合的“升级版”。
融合发展显成效,新名片引来新“流量”
宁夏旅游业于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起步。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宁夏逐步破除旅游业起步晚、底子薄的短板,旅游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特别在2016年成为全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后,宁夏更是围绕这一目标积极整合资源,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超过10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乡村旅游点1000余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9个)、旅行社178家、旅游星级饭店100家、星级农家乐500余家、自驾车营地13家、旅游商品研发基地28家、持证导游4537人。数字的背后,是近几年,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宁夏文旅产业“蝶变”的缩影。
产业加速融合。2016年以来,宁夏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拓宽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加速相关产业资源融合,通过“+旅游”和“旅游+”模式,培育和打造了一批新业态、新产品,其中非遗+旅游、葡萄酒+旅游、农业+旅游等都已初显成效。以葡萄酒旅游为例,目前宁夏酒庄年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以上,这对于扩大产区知名度、拉动葡萄酒消费至关重要,葡萄酒旅游已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
新名片加速“引流”。针对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宁夏不断深挖资源潜力,以新产品带动新消费,以新名片引来新“流量”。黄河宿集、星星酒店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星空旅游也作为新IP“照亮”了宁夏旅游“夜经济”,引领了投资和消费新热点。目前,宁夏的星空旅游在本地的研学游、亲子游市场以大城市中高收入白领阶层中已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和复购率。
创意营销实现突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恰恰在这一年,宁夏的“两晒一促”被评为“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据统计,该活动在各展示终端和平台传播量突破20亿次,给宁夏旅游带来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和宣传。这是宁夏首次区市县(区)全域、全行业、全产业链参与,全媒体融合的一次营销模式,也是一次文旅融合创新营销的成功实践。
产品创新不足,品牌影响力低
记者调研了解到,尽管当前宁夏文旅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但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低、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
——产业规模小,企业“小散弱”,缺乏竞争力。目前,宁夏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在西北均位于末尾。而除了产业规模,宁夏旅游企业整体上也是数量少、规模小,且以私营企业为主,实力不强,缺乏龙头带动效应。据业内人士介绍,“小散弱”的私企各自为政,无心也无力在深耕资源、“精雕细琢”产品上下功夫,这也导致自治区层面的一些理念、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地。
——资源整合不够,品牌不突出。据了解,因为权属关系复杂,贺兰山、六盘山、黄河沿线等重要旅游资源“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域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缺少有效整合、系统开发和集团化运营,项目和产品同质化较多且建设管理水平不高。此外,据一些旅游从业者反映,目前宁夏政府、部门、企业等方面的宣传营销尚未形成合力,且营销的系统性、精准性、创新性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产品创新不足,景区难以摆脱“门票经济”。总体来讲,目前宁夏文旅企业对资源深度挖掘、开发、利用不够,景区开发、项目建设、产品打造、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等方面缺乏地域特色提升和文化特色融合。很多景区收入主要依赖门票收入,二次消费项目少、特色少,特别是适合深度体验的休闲度假项目缺乏,且在服务质量和细节方面都还有待提高。
——交通“内循环”亟待畅通。随着银西高铁的开通,出入宁夏的“大交通”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很多区县旅游交通还没有形成闭合线路,旅游观光和公交线路覆盖面小,城市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尚未连线,景区之间的联通性和进入性较差。
打好特色“产业牌”,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当前,围绕自治区推进“九大重点特色产业”的部署要求,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要求,宁夏文旅产业应通过加强对全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打好、打实特色文化旅游牌。宁夏已提出要打造“黄河文化”牌、“大漠星空”牌、“酒庄休闲”牌、“长城遗址”牌等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但要将这些“概念”真正转化为落地的产品和线路,还需为其填充足够的内涵,比如在星空旅游方面,亟需培养一批专业的星空导师,建设多样化的观星基地,开发观星纪念品等。
加速推进旅游产品提档升级。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加上疫情的影响,“西北游”快速升温,深度休闲度假游备受推崇,宁夏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提升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增加中高端旅游产品的供给,比如精品民宿、自驾车房车营地等多元化住宿服务。
培养壮大旅游企业,进一步活跃旅游市场。要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培养壮大旅游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在招商合作方面,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国内外大型文旅企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宁夏,为宁夏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还需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精通旅游管理、景区运营、旅游营销、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人才。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要大力推动各类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互补互通,提升宁夏旅游品质与内涵,拓展宁夏旅游空间。比如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建设的黄河、长城、长征三大文化公园,宁夏均有涉及,如何围绕这些内容最好文旅资源的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要建立立体化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区内交通网络密度,加快完善主干道与景区的接线建设,加密直达主要景区的交通专线,促进旅游景点之间以及客源地与旅游地的互通互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