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宫小姐姐”邂逅“Z世代”——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破圈”相拥 “土专家”党永富:破解土壤污染治理与改良的“卡脖子”难题 元宵节重污染过程期间 北京受区域传输影响占六成 不利扩散条件叠加烟花爆竹影响 元宵节夜北京中重度空气污染 中国自主研制超大型油船“远福洋”轮交付 长三角一体化持续加速 又一省际断头路打通 探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 公共空间让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北京今夜起迎明显雨雪天气 气温将大幅下降 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 品书香,图书馆开到家门口 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青海省循化县村民春耕忙 湖南平江一高中女生遇害 同村18岁疑犯被刑拘 宁夏科技厅调研红寺堡区创建全国异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工作 第二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将于3月1日启动全球作品征集 泰国人阿卿在中国:开餐厅 当“网红” 天津一教师教育学生过程中有不当言论 被撤销教师资格 2021年春节北京烟花爆竹致伤55人、无火情 探访城市污水泵站一线工人:全年无休 守护民众健康饮水 千年民俗“油炬走境” 闹元宵在厦火热上演 隐于伦敦:“中国热”的背影 行动轨迹公布 河北沧州运河区急寻与密接者接触人员 高考倒计时100天·致今天正在努力的你 青铜峡市黄河楼旅游区多彩活动闹元宵 送温暖、品书香、亲自然——文明新风吹来别样年味 未来三天,宁夏有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 提醒公众需加强防范 喜讯!宁夏王兰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宁夏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宁夏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交办会召开 大武口区培养劳务经纪人带动转移就业 世界著名酒评家发布2020中国葡萄酒Top10榜单,宁夏独占6款! 宁夏首家固废综合利用类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组建 事实如铁,中国人权成就不容抹黑 “十三五”期间宁夏电网基建累计投资227亿元 请注意!2月27日起,银川这些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无缝衔接!新一轮更大范围雨雪来袭 周末将覆盖我国六成国土 中卫沙坡头机场“山海”空中通道为闽宁复工助力 如何看待2021年我国就业形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回应热点 “宁波帮”元宵春茗叙乡情 聚力家乡宁波再谋发展 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朝佛季”:“百年梦境”酥油花开元宵夜 “中国谜语村”举办元宵灯会 游客猜谜体验非遗文化 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全市做好应急应对工作 文明新风吹来别样年味 山东济南成中国36个重点城市毒情最轻城市 18岁以下吸毒人员“清零” 网约货车行业高速扩张 咋让“货拉拉”不再“祸拉拉” 首届“中华慈善之夜”启动 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来宾一孕妇羊水破裂临产求助 警车变“产房” 西藏海拔4500米 “珠峰卫士”的坚守 青海平安民族乡:民众切磋箭术 共迎元宵佳节 今天白天北京持续升温 夜间现雨雪明天气温“大跳水” 解决“城市病”,如何找到“智慧”良方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当“唐宫小姐姐”邂逅“Z世代”——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破圈”相拥

2021-02-27 18:37:04来源:新华网

继河南省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后,“唐宫小姐姐”再次出镜元宵奇妙夜。古今交汇、穿越次元,节目中,“唐宫小姐姐”打卡河南名胜,一场神奇的文化之旅使不少网友表示“没看过瘾”。

“伸手一摸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是秦砖汉瓦。”古老河南如今涌现丰富的文化创意,以“95后”为代表的“Z世代”掀起传统文化热潮。自觉热爱、由衷自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破圈”,主动拥抱优秀传统文化。

“其实,我们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并不远”

这个春节,“00后”郑州女孩史怡菲特地再次参观了河南博物院,“试图寻找《唐宫夜宴》背后的‘秘密’。”

史怡菲是重庆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春节放假,在家刷抖音的她一刷到《唐宫夜宴》便被“圈粉”。这支5分钟的舞蹈,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嬉笑怒骂,背景配以“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诸多“宝物”,让史怡菲立刻想到小时候曾去过的河南博物院。

来“探秘”的不只有史怡菲。20岁的朱家鑫看到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取自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乐舞俑造型,也来一睹为快,“预约了几次才得以成行”。河南博物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6成以上到访游客为35岁以下人群。

随“博物馆热”一同兴起的,还有“文创热”“汉服热”。2月19日以来,“唐宫夜宴手绘大赛”互动话题在微博上引发近6000万阅读量、1.5万余条讨论,古风碰撞二次元多了份俏皮可爱。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地,一些市民穿起汉服,打卡城市地标。

“90后”姑娘刘维两年前从英国留学归来,目前在河南博物院从事文创工作。会展专业出身的刘维坦言,从未想过自己会转行和历史文物打上“交道”。

“工作后才发现有这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演绎着传统文化。”刘维说,现在每天都有粉丝催出唐宫相关文创产品,“年轻人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并不远”。

“铁打的文化内核,百变的个性追求”

因河南省春晚火起来的导演陈雷,最近收到众多粉丝留言。其中,一个13岁孩子的话让陈雷印象最深,“他说非常喜欢我们的节目,因为表演中呈现的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让他感到非常神奇,觉得没有看够。”

在陈雷看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始终都在。新生代对中国历史文化展现出的浓厚兴趣,让他尤其惊喜和欣慰。

“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在形式和内容上开始变得有趣起来,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95后”女生李靓雯说。

李靓雯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一名成员,今年河南省春晚,该乐团参与的节目《新春国乐畅想曲》将古乐、民乐、电音完美相融,既有《少林寺》等经典曲目,也有《达拉崩吧》等潮流舞曲,一经亮相,同样受到网友好评。

“古乐看似小众,但通过与现代潮流相结合,也可令人耳目一新,并加深年轻人对音乐文物的兴趣和理解。”如今,李靓雯不仅会吹奏传统乐器,还学会了演奏编钟、编磬等古乐器。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不少年轻人现今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中华民族铁打的文化内核,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高雅趣味和深厚内涵,恰恰能满足年轻人百变的个性追求。”河南大学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说。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持续走红,也得益于文化创作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热潮中,“真正放下了包袱尽情和年轻人进行交流和对话”。

“自信的一代需要更多‘自信’的文化产品”

几年前,一些低水平制作的历史穿越神剧充斥荧屏,引发观众反感。有年轻网民表示:“不是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我们厌恶的是生搬硬套的煽情和说教式演出。”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得益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大环境对年轻人的引领,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正逐渐增强。

“近年来,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确立,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产品还不够自信。”马萧林说,现今自信的一代需要更多“自信”的文化产品。

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成为文化产品“自信”起来的新路径。故宫彩妆一经发布便被一抢而空、直播带货国风产品备受欢迎等现象,彰显多地正在通过文化创意,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

“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要契合时代潮流,通过故事化、人格化而非说教式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融合。”陈雷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茅慧认为,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应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与当下精神旨归的有机贯通。“古今中外,人心相通。基于共情心理编创,才能增强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需要文艺创作者在创作时首先要关注人文、人性、人情。”

“创新表达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范周建议,要结合产业融合大发展的机遇,利用好科技发展成果,做好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文化资源产品化、品牌化、产业化。(记者 桂娟、李文哲、翟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