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2月7日电(记者 傅煜)临近春节,8岁的湖南留守儿童何依桐(化名)心情几经起伏:先是满心欢喜倒数着与父母团聚的日子,后失望得知他们要在务工地浙江过年。这些天在学校的经历,又让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何依桐是湖南张家界桑植县芭茅溪小学学生。“有老师同学陪在身边,不会觉得孤单。”想念父母时,何依桐就会在老师朱春梅帮助下与妈妈视频聊天,分享开心点滴。懂事的她还反复宽慰妈妈“别担心自己”。
芭茅溪小学共有219名学生,其中150人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每年只能在春节期间与父母短暂相处。”朱春梅介绍,了解到一些学生家长要在外地过年后,她和另一名教师响应学校倡议,留校当起孩子们的“临时父母”,带他们做作业、玩游戏。
长沙民政职院学生周丽辉上门辅导留守儿童作业。刘丹 摄“快来尝尝今天的菜怎么样,都是按您口味做的。”临近中午,前来送餐的社区志愿者又叩开了益阳南县南洲镇78岁留守老人练刚的家门。练刚的儿孙都在外地务工,平常和老母亲留守家中。得知今年春节家人不能回乡与练老团聚后,社区决定从1月29日到元宵节,每天为其提供爱心送餐服务。
常年在外打拼,不能侍奉老人、陪伴孩子,是中国众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心病”。就地过年倡议下,留守在家的“一老一小”更成为“打工人”的现实关切,也是中国各级政府和多方的牵挂对象。在南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晋看来,解决了外出务工者的这些后顾之忧,就地过年倡议才能更好落实落地。
日前,民政部就下发《关于加强寒假春节期间父母就地过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以多举措确保父母就地过年农村留守儿童被妥善照料。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此前公开表示,民政部门将与各方力量加强对留守、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分类帮扶。
记者检索公开报道发现,随着各方力量的介入,守望相助美德正在中国各地层层传递:湖南常德为留守儿童送温馨年礼,并开通“解忧信箱”对其进行情感关怀;黑龙江海伦市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过年;安徽怀宁村干部组建乡邻互助小组,包户负责留守老人衣食住行……
“大后方”稳固,前方才能安心。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南约有1000多万名在外省务工人员,相较往年,返湘潮并未在这个劳务输出大省出现。
“抗‘疫’为我们提了个醒,加快建立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湖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普华表示,就地过年倡议下,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用心用情温暖留守老人、儿童的同时,建议以此为契机,通过加大基层投入,建设并完善“留守儿童、老人之家”等举措,探索关爱该群体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