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兴村通过养殖业实现了村集体分红。
2020年以来,灵武市立足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全市“五大产业”布局,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步子更稳,乡村振兴经济基础更实,党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足。
用足人才资源,选好带头队伍
“以前种地只是维持生活,没想到现在种地能致富了,我们村的产业发展离不开王刚的带动啊!”灵武市白土岗乡海子井村村民马宝祥笑着说。
马宝祥所说的王刚,是新红村农业产业带头人,也是远近闻名的“粮食大王”。
从2015年的10亩粮食地到如今的906亩产业园,富裕起来的王刚创办远航农牧专业合作社,与海子井村签订帮扶协议,发展村民入社,种植水稻、鲜食玉米面积超过1000亩。村民们“土地入股”后,每年分红不低于10%。解决36名建档立卡户就业问题,2020年合作社年产值超过500万元,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说起马宏喜,泾灵南村的老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在他的带动下,一年时间,村里的温室葡萄种植户发展到了16户。在泾灵南村见到马宏喜时,他正在村里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守。
在灵武市,像王刚、马宏喜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和村党组织带头人已经有1477名。
发展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人,2020年,灵武市利用村党组织换届契机,一批年轻、学历高、综合素质优的乡村能人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同时,灵武市还借力“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等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招大引强,对接引进来宁院士、各类专家教授90余名、创新团队40余个,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用好扶持资金,实现造血功能
“我们村是‘聚力贷’试点村,对草编、粮食加工、蔬菜种植、劳务输出四大产业致富带头人给予10万元至30万元的大额贷款。”崇兴镇龙徐滩村党支部书记杨军介绍,目前该村通过“聚力贷”已增加村集体收入17万元。
据介绍,近年来,灵武市创新推行“聚力工程”担保基金贷款,按照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结果,累计注入基金5410万元,通过与经办银行合作,以1:10的比例放大贷款,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申请贷款增加收入,并将部分贷款收益出让给村集体。截至2020年,累计发放贷款3.6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74.6万元。
为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灵武市还制定出台《脱贫富民扶持政策》,推行“3+1”产业扶贫模式,引导养殖业出户上山入园,引进蒙牛公司西北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产业集群项目落户灵武。并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6个,投入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54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99万元,连续两年实现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
盘活资产资源,推动项目加速跑
“将村里的废弃场地改建为红宝富民合作社冷链基地,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收入1.1万元,同时,还满足了村里蔬菜的冷藏。与此同时,我们还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取自治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将旧村部改建为停车场兼蔬菜交易市场,投资134.25万元,盘活了集体资产,每年通过承包转租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梧桐树乡陶家圈村党支部书记陶彦龙说。
“去年,我们通过支持利用资源发展,有效整合东塔镇、临河镇、梧桐树乡等21个村村级集体所属的四荒,盘活闲置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灵武市还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党群共富联合体发展模式,与昊王米业、金双禾公司、宁夏大秦枣产业等专业合作社合作,全市30余个村通过养殖业、种植业和设施温棚等产业,实现了分红;以现代农业“五大基地”为依托,新建梧桐树乡陶家圈村、崇兴镇韩渠村、郝家桥镇永清村等5个蔬菜及林果冷库。此外,灵武市依托特色旅游小镇,在郝家桥镇打造了“大绿叶”“渔家乐”等生态旅游休闲中心,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记者 张碧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