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打120!”在中国,人们遇到危及健康和生命的险情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向120寻求医疗救援。连续多年,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联合各学术团体于1月20日前后在全国举办倡议活动,倡议将每年1月20日设立为“120·国家急救日”,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让急救教育成为全民健康的“必修课”,让急救能力成为健康素养的“助推器”。
今年的1月20日又到了,虽然“120·国家急救日”的倡议还未实现,很多急救工作者已经将这个日子视为自己的节日。
过去的一年,宁夏120急救工作者为全区人民交上答卷,他们在完成日常院前急救任务之外,也冲上了抗疫前线,承担起宁夏地区确诊(疑似)患者负压车转诊和长途转运、发热患者与集中医学隔离者等转运的任务,用行动诠释“护佑生命”的诺言。
【数据】
2020年——
宁夏全区各地市120
共接听电话38.7万次
受理呼救电话9.2万次
调派急救车9.0万趟次
救治患者8.5万人次
平均出车时间1分33秒
2分钟出车率69.7%
病历录入率94%
MPDS进入率93.02%
有效处置突发及特殊事件
490起并救治患者1454人次
去年全区120共接听电话38.7万次
“你好,120,请问事发地在哪里”。电话铃声响起,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银川120)指挥调度室的调度员刘佳静迅速接通电话,冷静地问出第一个问题。得到确定答复后,她迅速按下派车键,调遣离得最近的救护车赶赴现场,然后将患者的病情和联系方式等补充完整,随后打开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以下简称MPDS),通过电话远程指导报警人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直到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她才放心地挂断电话。
接警、受理、派车、指导,这是120调度员每天的常规工作,每天24小时值守,一年365天,刘佳静和她的16个调度员同事们每一秒都在线,守护着这条“绿色生命线”。去年全年,宁夏各地市120共接听电话38.7万次。
远程指导
去年银川120电话指导20多个产妇成功分娩
“去年一年,我们通过电话远程指导了20多个产妇分娩呢!”刘佳静骄傲地说。其中有10多次是电话指导了分娩的全过程,还有10多次是孩子呱呱坠地后指导家长剪脐带等后续护理事宜,全部母婴平安。此外,银川120的指挥调度员们还多次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心肺复苏,成功复苏6次。
去年4月16日,刘佳静指导一位报警者成功抢救了一名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患者。当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家中发生呛咳,呼吸道被异物堵住,刘佳静在派出救护车后,冷静地指导老人的家人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在老人窒息失去意识后,又迅速指导家属做心肺复苏,没有浪费一秒钟时间,成功救回了老人的生命。
疫情发生后,各地市120指挥调度室增加疫情防控指挥调度受理专席,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类相关事件、任务的指挥调度、协调、联络工作。同时结合宁夏各地市疫情实际情况,对新增加的“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应对新冠肺炎预案和EIDS工具”相关应用进行了本地优化,并制定了“宁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20指挥调度工作流程”。以刘佳静为代表的所有调度员对发热患者增加了流行病学问询流程,并在派车单上进行备注,指导院前急救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为了确保准确,刘佳静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背诵全国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的名单,名单几乎天天更新,他们天天背诵,从不松懈。
“调度员的工作是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的,必须特别严谨,所以每一通电话我们都会认真对待,这是职责所在。”刘佳静说。
救护车司机及医生奔赴疫情前线
一辆救护车,一个司机,一个急救医生,在接到派车指令后,两人一车快速反应,迅速出诊,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患者及时开展救治。救护车司机王澍禾和院前急救医生吴颜就是这样一组铁搭档,他们同属于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银川120在保障日常院前急救的同时,承担起全区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负压车转诊和长途转运、疫情相关发热患者与集中医学隔离者等转运任务。
那是去年2月的一天,中心接到任务,一名核酸检测阳性的疑似患者需要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转诊至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出诊的医生就是吴颜。患者是个年轻的女大学生,得知核酸检测结果后情绪崩溃了,一路上痛哭不止,吴颜看着她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温言安慰道:“不要害怕,只是疑似,并没有确诊。况且你这么年轻,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能好。”一路上吴颜都在帮女孩宽心,等到达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后,女孩的情绪已经稳定了,还叮嘱吴颜离她远一些,不要被传染了。
后来,银川120成立了疫情特勤队,安排专人专车专门负责转运疫情相关的患者。所有院前急救医生和救护车司机都报名请战了,49岁的司机王澍禾被选为成员之一。他开救护车已经20多年了,对于转运新冠肺炎患者,他表现得异常淡定。“穿隔离服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2003年我转运过非典病人,平时也经常转运甲流等各种传染病患者,有经验,只要严格做好防护,就不会有大问题。”王澍禾笑着说。
但不害怕不等于不辛苦,初期防护物资紧张的时候,一旦穿上隔离服,谁也舍不得轻易脱下来,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是基本操作。每一趟转运结束后,救护车和司机医生都要彻底消毒,王澍禾记得有一天当班,他接受了至少6次消毒。宁夏清零后,疫情特勤队的工作仍在继续,外地确诊的宁夏籍患者痊愈出院后,也由他们开车接回家,王澍禾接过20多个老乡回家。
但奔波至现在的他并不觉得自己是最辛苦的,因为疫情特勤队抽调了人手,原本就忙碌不堪的日常院前急救任务就压到了其他司机和医生的肩上,工作量比以往更大了。“大家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选择了院前急救这个行业,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和死神抢生命,虽然辛苦,我还是对这份工作感到很自豪。”王澍禾说。(记者 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