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淀区清华西路的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内,回家刚满月的马首铜像静静地“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回归至今,已有超过3万人一睹它的芳容。
透明玻璃展柜内,马首神态栩栩如生,毛发纤毫毕见,色彩深沉厚重,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据介绍,5年来,已有21万件文物回归圆明园。
追寻文物30余年未曾中断
漂泊百余年,一朝回故园。在圆明园,和马首一样能幸运“回家”的文物还有很多。它们的顺利回归,都离不开圆明园“追宝人”的不懈努力。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开始,寻找流散文物工作持续进行,调查征集、登记造册,与存留流散文物单位积极协商,管理处始终全力促成遗失在外的文物回归。2015年起,管理处还专门成立文物回收工作组,对那些因历史原因被用于民居建筑或埋入地基的文物进行“抢救性”回收。
在圆明园九州景区,紧挨园墙的是长约百米的“文物长城”,整块的条石依次平铺摆开,不规则的青砖和虎皮石堆砌成半米高的石墙。“一听说附近有村子拆迁,我们就要赶过去抓紧时间走访。”自从接手负责文物回收工作组,曾任管理处文物考古科副科长的张建忠每天的工作,就是奔波着寻觅“宝贝”。
2018年年底,圆明园管理处宣传科通过网络发现一条线索,有人拍下一块石头的照片并透露了院落地址。文物科“顺藤摸瓜”,与院落产权方沟通,并邀请市文物局的专家现场鉴定,确认是圆明园狮子林景区的太湖石。去年9月,太湖石顺利回家。
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截至目前,通过捐赠和回收“回家”的圆明园文物多达21万件。在已回归的文物中,谐奇趣喷水池、观水法石屏风等已归安原址展示;大水法石鱼目前展陈于圆明园展览馆;天心水面现作为流散文物集中展示区,共展出文物39件,统一安装玻璃保护罩。圆明园还计划对西洋楼“残雕沉思”的71件石质文物进行加装玻璃保护罩展览展示。
10万碎片中“修复1860”
得之不易,守之宜谨。在圆明园,还有很多“护宝人”,精心守护和修复着历年遗址整修和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
为了迎接马首回归,圆明园管理处对正觉寺全面实施安防与展示提升工程,建立完整的、有纵深防护的安全保障体系,让马首在家“住”得安全舒适。
圆明园文物医院里,文物考古科科员张可欣弯腰盘坐,从瓷器碎片堆中取出一枚碎片,和手中的碎片仔细比对,不太匹配,再选一枚……因为长期从事文物瓷器碎片预拼工作,这位90后姑娘的手指已有些粗糙了。
这些碎片都来自近年来圆明园的遗址整修和考古。考古出土文物涵盖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仅瓷器碎片就多达10万片,大部分为清代官窑瓷器,包括青花、粉彩、釉里红等。
为此,圆明园管理处已启动两期“修复1860”工作,经专业文物修复师的“妙手回春”,已完成修复清康熙款团龙纹碗、清康熙黄釉绿彩龙纹碗、清雍正青花碗、清乾隆梵文青花高足碗等17件。“修复1860”第三期即将展开,拟修复文物29件,其中瓷器24件,琉璃构件5件。
多种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如何精准传递文物故事,也是摆在圆明园眼前的一大课题。为了让游客在欣赏马首的同时了解背后故事,圆明园管理处精心策划《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用百余件文物、照片立体呈现马首铜像的文化密码。展览的文字、文物、图片、视频,都经历了数次审查和调整,确保良好的展陈效果。
除了现场观展,市民还可以在网上“云观展”。目前,圆明园已完成大宫门遗址区、如园遗址两处考古现场的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实施了大水法、远瀛观两处地上遗址的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并对181件园内石质文物、库藏珍贵文物、园外流散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市民可在圆明园官方网站上随时欣赏虚拟3D文物。
文物看得见,还能“带”得走。圆明园文化元素丰富,目前管理处已建立圆明园特色元素库,提取文物元素累计1万多份,文创设计总量1214个,推出产品90件,打造了荷花冰淇淋、圆明园“荷叶茶”系列、“朕的水”等明星产品。
去年,海淀区“三山五园”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其中就包括圆明园。海淀区将以马首铜像回归为重大契机,在文物巡查、文物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文物的追宝人、护宝人、传宝人,让包括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金名片”活起来、走出去。(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