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她”力量:苦难育“梅”香 上海推“健身会员卡办卡七天冷静期”,消费者可获得全额退款 广州492个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 惠及54万户家庭173万居民 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进入封冻期 前期气温高致封冻期推迟 快递小哥汪勇回望2020年:只想说“感谢” 跟着急救车 穿过黑夜去救命 大气、辽阔、又不失精致……2021,我在内蒙古等你! 沈阳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系此前境外输入病例密接者 专家共话“舌尖上的营养经”: 鸡蛋蕴含“营养乾坤” 寒潮携大风急降温袭穗 广州山区气温或出现0℃以下 大连金普新区暂停销售发热、咳嗽类药品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余兴祥、张先进、叶明决定逮捕 吉林丰满鱼道系统就绪 静待松花江鱼类洄游产卵 原生态短视频带火“乡土网红” 浙江“放大镜女孩”戴上爱心助视器 想当医生帮助他人 创新药物迅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大幅减轻多发性硬化患者医疗负担 亲子房只能住一家三口 亲子消费市场忽略了二孩 北京通报12月27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相关情况 大连金州区内18条公交线路全部停驶 家长主动攒班 教师偷偷授课 上个课还得签保密协议 内蒙古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清零达标” 最低5℃!海南将迎今年最低气温 元旦假期略有回升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气象站建成运行 元旦春节能离京吗?会不会被隔离?最新进出京要求都在这 武汉两岁半幼儿偷吃28片晕车药 经救治脱离危险 浙江发布强寒潮警报 31日至元旦最低温或达-7℃ 广州通报3起违反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典型问题 记者探访北京课外培训班疫情防控措施:有紧有松 5种无需负债即可升级房屋的方法 工业联盟举办能源部门危机影响研讨会 萨哈里银行和法国专业知识讨论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部门 大型石油库存会在2021年反弹吗 迟交税款或根本不交税的处罚是什么 这种可再生能源股票继续收取其股息增长计划 在该ETF中投资10000美元可以使您的孩子上大学 在您支付20%的首付之前不买房的3个理由 当前局势导致21%的美国人对退休的信心下降 经过时间考验的关键退休计划指南显示出压力的迹象 这位云通信领导者为投资者带来了巨额财富回报 今冬首个寒潮即将抵沪 上海民政部门全力做好社会救助等关爱工作 怒见不平一声吼,公交司机镇住小偷 宁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求学路更宽 体验“战时状态”!来自北京顺义居民的一线记录 宁夏将于2030年全面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中高风险地区抵沈旅客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站 赣州海关查获一批汽车零配件等涉嫌侵权货物 江西281.6万贫困人口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实现应保尽保 “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再审改判死刑 母亲称为女儿讨回公道 “错换人生28年”案一审医院被判担责六成 原告上诉 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近300万元天价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脱贫路上“她”力量:苦难育“梅”香

2020-12-28 18:38:22来源:新华网

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9个深度贫困县区的概称,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脱贫攻坚路上,妇女既是重点工作对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主体。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龙源村村民李耀梅,因为一场大病、一次交通事故,她的生活不堪重负,欠下20多万元债务。

创伤初愈,李耀梅抱定“只要肯吃苦,生活总会甜”的信念,用勤劳让苦日子逐渐变甜。3年多的时间,李耀梅起早贪黑扎出2万余把扫帚,不仅还清了外债和贷款,还供女儿读了大学。2019年,刚刚还完外债,生活稍有起色,她便主动找到驻村扶贫工作组要求退出建档立卡户。

今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建起扶贫工厂,交由李耀梅管理。从家里的小工棚,到村里的扶贫工厂,李耀梅“就像笼子里的鸟儿飞到了广阔天地”,她可以进更多的芨芨草和高粱秆,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增收。旁人开玩笑叫她“老板”,她却只想带着更多人赚钱,哪怕她自己挣得少一些。工厂里就近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其中长期工8人,“他们每人每天能挣100元到120元,一个月下来挣得比我都多,”李耀梅笑着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经历几次大难,别人帮着让我挺了过来,算是捡了第二次生命。现在有挣不来钱的人,我就好好帮他们挣钱。”

这是在红寺堡区龙源村拍摄的李耀梅肖像(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李耀梅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她相信“只要肯吃苦,生活总会甜”(2019年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在整理高粱笤帚(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和工人在扶贫工厂扎制扫帚(10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李耀梅在搬运做好的高粱笤帚(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在和客户打电话,沟通订单的情况(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工人下班后,李耀梅一个人还在扎扫帚(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工人下班后,李耀梅一个人还在扎扫帚(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家里出发去工厂(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在整理芨芨草,她的双手因为常年割草、扎扫帚布满了老茧(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简易的扫帚车间。这是她在扎笤帚(2019年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左)和工人在加工制作扫帚的芨芨草(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耀梅在扶贫工厂用自己制作的机器扎制扫帚(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李耀梅为工人准备了晚饭(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李耀梅在网上直播销售自己制作的高粱笤帚(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