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探墓短视频”走红,文保如何升级 春运又在路上了,火车购票、出行指南了解一下!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品尝特色饺子过冬至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原行长杨明基接受审查调查 脱贫攻坚丨贫困村变“宝藏村”,叻! 隔离区飞出纸飞机 上面的话让人泪目 海南白沙高峰村:为生态“让路” 向幸福“转移” 8岁女孩摔了一跤,却获500万赞! 崩岗劣地变身田园景区 兴国县生态恢复了、百姓也富了 为翻译“刀具”来回跑三趟 他们向世界讲述非遗故事 从“随手一扔”到“分类变宝”——山东城乡垃圾分类见闻 宜春中院一审开庭审理曾春亮案 案件将择期宣判 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1420:从南京到北京”特展移师南京 展出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 个税新变化 办税更简便(财经眼) 南昌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劳荣枝案 劳荣枝向受害人家属道歉 自闭症少年考上大学之后 广州南沙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所涉酒店已封闭消杀 长沙海关首次截获4种危险性活体蚂蚁 台风“科罗旺”和冷空气共同影响 海南岛由冷渐暖 各地高校即将错峰放寒假 有学校假期超过2个月! 浙江破获特大跨国互联网销售假烟案 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十年骗领养老金上万元 72岁大爷因诈骗罪获刑罚 数智时代,人才标准如何更精准 沈阳对全市存储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库专区管理 通讯:“天子传音”北管“发新枝” 冬至冷 考研暖!江西一大学“师生饺”暖胃更暖心 劳荣枝涉嫌犯故意杀人、绑架、抢劫等罪一案一审开庭 河北致7死“10·21” 较大交通事故:6人刑事立案 33人行政问责 打造健康绿色网络空间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主题餐厅亮相福州 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公众投票正式启动 江苏金湖:农房改善焕新颜 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镇北堡镇6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 迎着“痛点”上 引导人才“下” 银客人:以高品质服务迎接银西高铁的到来 缩小数字差距 助力改善民生 家长被老师“移交”作业的背后:形式主义任务充斥校园 “中国是我们最看重的市场” 太极拳:浸润在东方文化中的运动 新年健身跑首次“选址”城南 中梁村40名留守儿童喜领“温暖包” 职工体检已成用人单位“标配” 是福利还是符号? “探墓短视频”走红,基层文物保护如何顺势而为? 遭遇病毒式营销 2856位女主播涉黄 烟台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大连累计报告3例本地确诊病例 5个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四川甘孜州一民警抓捕涉毒嫌疑人行动中因公负伤 上海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 劳荣枝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案今开庭 三大谜团待解 解决山区液化气运输难题:骑摩托来买气到底卖不卖?
你当前位置:首页 >吴忠新闻 >

半月谈丨“探墓短视频”走红,文保如何升级

2020-12-21 16:37:04来源:半月谈

考古工作者在修复唐李道坚墓壁画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你以为这是影视作品里的情节?近年来,惊险刺激的探墓类短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有网民说看这类短视频“涨知识”,也有人担心探墓类短视频倘引发效仿,有损毁文物的风险。更深层的问题则是:文物保护,有无可能在自媒体时代乘势升级?

在手机上看“野墓”

“这里这么吓人啊……大龙也不太敢往里走,就在这儿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墓葬群的三号墓出土了1900件文物。这个汉墓没有开发,里面没有灯光……”在一段收获了200多万次观看的视频中,拍摄者大龙走进崖墓群中的一个古墓里,将镜头对准了幽深阴暗的墓室。

经过一番准备,大龙在接下来一个视频中终于走进古墓深处,举起探照灯带一探究竟。除了介绍古墓,他还分享了探墓经历,表示自己探访过100多个古墓,“野墓”并没有什么可怕,去古墓是要体验它的历史和文化。据了解,大龙已上传与古墓相关的短视频近700条,粉丝数量超过700万。

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有众多像大龙一样专注发布探墓类短视频的当红博主。抖音上以“古墓”为话题的视频播放量近4亿次,一些短视频的观看量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此类短视频内容五花八门,既探访作为景区开放的帝王陵墓,也不乏人迹罕至“野墓”的探秘之行。

评论中观众用“刺激”“干货满满”“讲解中华文化”表达对视频的喜爱。但也有网民表达了对探墓视频走红的担心:一方面,视频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探墓的行列,有破坏文物的风险;另一方面,博主的讲解是否足够专业、是否有戏说和误导公众的情况,也都值得怀疑。

在文博业内人士看来,古墓题材短视频受网友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博主题仍是自媒体时代大众兴趣的焦点:“大家看那几座国保单位帝陵可能都看烦了,能看到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野墓’,也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

当真不影响文物?

在探墓视频中出现的不少古墓和遗址几乎荒废,拍摄者统称之为“野墓”。但在不少“野墓”旁,文保单位立下的标识清楚可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明指出,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私自探索古墓,极易造成墓葬本体和墓葬内文物损坏。这种行为不宜提倡。多位专家就此均表示,无论是拍探墓视频还是民间组织的遗址“游学”活动,倘无专业人员在旁监督,都可能危害文物安全。

半月谈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以考察古代陵墓为噱头,实则只求赚钱的民间“游学”活动不在少数。已被民政部列入第六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的“帝王陵文化研究会”曾多次组织会员“走陵”,搜寻甚至搬运陵区内石刻残件,钻进荒野里的古墓寻求刺激。

基层文保如何顺势而为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保护手段有限、人才队伍不整等问题是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基层文保工作者反映,目前保护田野文物的手段仍以人力巡防为主,但在陕西等文物大省,基层文保工作者数量与其承担的文保任务往往很难匹配。

基层文保工作者认为,在暂时“老大难”不易解决的情况下,应当乘势升级的首先是技术手段。比如,对低级别或者无级别文物安装微型监测终端,实现只要有人触动或者移动文物,就能立刻将定位信息传输至监控室,及时处置。

同时,应出台规范野外陵墓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规范民间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危害文物安全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处罚;加强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法规,让群众懂得如何保护好文物并自觉参与其中。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建议,进一步做细田野文物普查摸底,建立田野文物三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移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文物展示手段,将田野文物搬上“云端”,并可把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短视频博主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成为弘扬文化自信、普及文物知识的新媒体力量。(记者 蔡馨逸 杨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