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记者走进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道路两旁的设施温棚尤为亮眼,微风拂过,飘来阵阵瓜果的清香。
村里的种植大户余乐正在给西红柿装车。这两日,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客商纷纷驻扎在村里,收购西红柿。
余乐是土生土长的镇河人。早年曾在区内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村里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就辞职回家种植大棚蔬菜。2019年,余乐承包了12栋大棚,占地3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等。镇河村发展设施农业已经有20多年,余乐接手父母的温棚,也是得心应手。
“我父母那时候种温棚,也就种一两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也不行。”余乐开始种植后,不仅扩大了规模,还成立了专门的农业合作社,现在不仅从事瓜果、蔬菜的种植销售,还开拓了花卉市场,一栋大棚的收入少说也在两三万元。村里的年轻人看到余乐干得红火,有20多人也先后返乡创业。
村里的设施温棚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王美玲另辟蹊径,发展起了采摘业。不同于大部分种植户,王美玲打出“特色品种”招牌,通过朋友圈口口相传的方式,引来周边不少游客。“我们这里主打黄皮西瓜、水果西红柿、脆皮甜瓜等,每年的四五月是旺季,不仅吸引客商,还会有很多游客来体验采摘的乐趣。”王美玲说,自家的品种要比市场普通品种的价格高出一两倍,一栋棚年收入在三四万元。
目前,镇河村以“企业运营+村集体分红+农户收益”的运营方式,为种植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增收致富。全村建有节能日光温棚5.6万余栋,名、特、优、新露地蔬菜种植和移动空心棚1.5万栋,西红柿种植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镇河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自治区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起来,“草根艺术团”已经成为镇河村的品牌。这个由村民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从最初的几个人,如今已经发展到拥有22名成员。团长张永清正在和几名团队成员检查音响等演出设备,本周他们将作为“文明乡风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到周边的几个乡镇演出。
“请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张永清说,从2012年开始,镇河村“草根艺术团”就以舞蹈、小品的形式,自编自演向村民们进行宣传活动。演出还融入了“宁夏坐唱”“宁夏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让大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接受新知识。
如今,镇河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成立了环境卫生维护队,“现在白天参加志愿服务,晚上一起排练节目,生活既充实又快乐。”村民曹自明说,每月全村都要以户为单位进行环境卫生评比,大家可以通过积分银行在线上商城、线下超市兑换等值商品,美丽乡村焕发出了新模样。(见习记者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