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颐和园第16次雨燕环志,付建平(左)与现场技术总指挥赵欣如(右)确定工作流程。高景欣 摄
志愿者白涛在电脑上打开一张2.4MB(兆)大小的图片,图片中是一片阴沉的天空和古建房檐的一角。他滚动鼠标,照片被不断放大,天空中一些密密麻麻的黑点逐渐清晰并有了形状,“变”出了一对对镰刀形状的双翼。“这张图上的北京雨燕不算多,70多只。”
几天前,雨燕环志志愿者付建平接到了一位老先生的电话。这位鸟友年事已高,平常不太出门,她看到了“北京雨燕迁徙规律首次精确揭示”的新闻,通话时情绪很激动,为志愿者在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感到骄傲。
“一批中国观鸟会的志愿者成为训练有素的环志骨干,在为北京雨燕佩戴定位器的环志工作中,显现出公民参与科学的力量以及素养。”付建平说。
公众参与的调查与研究,正让北京雨燕的数量、迁徙规律被清晰描绘,为下一步保护打下了基础。
1 “数”雨燕,摸清底数
为摸清北京雨燕的分布情况,保护北京地区的雨燕种群,2017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宣武青少年科技馆发起了北京雨燕调查项目,在30个有雨燕分布的地点开展调查,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今年春天,白涛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每两周,他至少专程去一次北海公园五龙亭,记录北京雨燕的数量。黄昏时分,雨燕常集群伴飞,此时,白涛就会面向琼华岛的白塔举起手机,朝着正西、头顶正上方、正东方向的天空各拍一张照片。“三张是一组,我要记录下时间,拍摄十多组。”选择在这个时间拍照记录,也是因为雨燕集群后数量相对集中,方便准确统计数量。
白涛是观鸟爱好者,单反相机中不乏鸟类的高清大图。布满“小黑点”的天空照片,在他看来并无美感。但它们是调查雨燕数量的基础。回到家后,白涛会对着电脑屏幕数“黑点”。为了更加准确快速计数,志愿者通常将图片设为excel表格背景,在excel表中标记每个单元格的雨燕数量,然后利用求和工具计算,再将拍摄照片的时间和数量记录到调查平台。他说,数雨燕虽然枯燥,却是科学调查工作的最后一环。北京雨燕的数量曾经一度减少,近几年,它们又频繁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但它们究竟有多少、分布在哪,仍然未知。”
2 观测中,曾搭救落水雨燕
6月17日傍晚,完成雨燕观测的白涛正准备离开,水里漂着的一个物体引起他的注意。“有点像干枯的树叶,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雨燕。”雨燕没有挣扎的迹象,看起来情况不太好。白涛赶紧去附近的卫生间找到了抄网,把雨燕打捞上来。这只雨燕浑身湿透,但还有体温,胸腹的起伏说明它还在呼吸。“但它有点紧张,爪子紧紧挂在抄网上。”白涛按照之前学过的方法,将雨燕从网上摘下来。
由于当时没有纸箱,白涛按照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教他的方法,不断用纸巾将它湿漉漉的羽毛擦干。“我还用纸巾将它盖住,确保它的视线是黑暗的,让它尽量不被周边的嘈杂所干扰、惊吓。”雨燕挂在了白涛的衣服上,他陪雨燕静静坐到了太阳落山。接近晚上8点,恢复了精神的雨燕向上攀爬,爬到白涛脖子旁时,它尝试将翅膀张开,扇动翅膀飞走了。
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史洋介绍,2021年度的雨燕科学调查在北京城区30个调查点开展,196名志愿者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参与了调查。在30个调查点,雨燕最大值合计为9060只,推测30个调查点雨燕总规模可达一万只左右。
3 鸟类环志骨干,为雨燕研究打基础
近日,一项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运动生态学(Movement Ecology)》上正式发表,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生态学规律。这项研究背后,也有志愿者的贡献。
1998年,喜欢观鸟的付建平第一次接触环志。鸟类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一般是将金属鸟环佩戴在鸟的跗跖部(脚部)。标志环就像一张身份证,有唯一的编号,当被回收时,发现者可据此查阅佩戴鸟类的相关信息,并将自己看到这只鸟的地点、日期等信息报告给环志机构,上传到环志数据共享平台。“在国外很多国家,环志都是由志愿者来做的。”付建平说。
每年五一、十一假期,身边的朋友前往景区游山玩水,付建平则“雷打不动”前往北戴河——那里有一处鸟类环志站,她和其他志愿者接受培训后,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环志。
“环志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付建平说,给鸟环志,先要布网把鸟抓住。每天的清晨和黄昏是鸟类最活跃的两个时段,此时“上网率”最高。因此,天还没亮,志愿者们就要出发,到达稻田中的网场守候。晨曦初现,志愿者将纷纷撞入网中的鸟类迅速解救下来。上午和下午,志愿者每两个小时还要在偌大的网场巡网,防止有的鸟儿挂在网上的时间太久,因缺水和暴晒死亡。
环志也是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儿。付建平还记得第一次把鸟类握在手心里的感觉,“抓紧了怕它受伤,抓松了它可能从指缝溜走。”
几年下来,和她一起坚持下来的志愿者伙伴们,成为了鸟类环志的骨干。佩戴环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手指可能被划破。但志愿者们手法娴熟,力度适当。“如果没有那么多‘对抗’,它们就能放松下来。”
4 为雨燕背上“小书包”
为北京雨燕佩戴标志环,称重,测量喙长、跗跖长、体长、翅长、尾长,放飞……在颐和园廓如亭,这样的北京雨燕环志活动持续多年(疫情期间停止)。从中,人们不断刷新对雨燕的认知。
颐和园的廓如亭,每年吸引大量雨燕在此筑巢、繁殖。1997年起,首都师范大学教师高武带领学生在廓如亭进行北京雨燕环志实习,2002年以后,环志活动暂停。2007年开始,中国观鸟会再次在廓如亭启动北京雨燕环志。
“时隔五年后的同地环志,我们最期望的就是重捕回收。”付建平说,2007年共捕捉了40只北京雨燕,其中1只是1998年环志过的雨燕。回收信息说明,北京雨燕至少可以活10年。
接下来的5年,环志工作改进了网捕策略和技术,雨燕回收率不断上升。到2012年,回收率高达53%。“高回收率告诉我们,北京雨燕对原繁殖地的忠实度很高。其中回收到一只2000年环志的个体,说明这只雨燕的年龄至少13岁。这是我们持续环志的成果。”
2014年,北京雨燕环志追踪研究的国际合作启动,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佩戴了光敏定位器,研究其迁徙的规律。付建平说,雨燕四趾都朝前,不能抓握,落地后也无法蹬踏起飞,因此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飞行,连交配、捕食都在空中进行,因此不在繁殖地时,它无法被捕获并通过环志环记录迁徙信息。而定位器则可以相对准确地刻画北京雨燕的迁徙路径。
在佩戴定位器时,志愿者梁烜轻柔而有力地握住北京雨燕,帮助外籍专家为它们背上这个“小书包”。专家将绳套套在鸟的翅根上时,梁烜会小心翼翼地松开雨燕的一侧翅膀。为验证松紧度是否合适,二人会用一根铅笔穿过雨燕背部下方的绳套,能穿过就意味着刚刚好,如此一来,定位器和雨燕的背部留有空隙,绳套不会勒得特别紧,从而影响鸟的飞行。鸟的羽毛是蓬松的,梳理羽毛后,小巧的定位器隐没在北京雨燕的羽毛下。“Good job。”梁烜娴熟的手法和标准的姿势,赢得了专家的赞赏。
2015年之前,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是未知的。有人猜测它们离开北京后,会飞过喜马拉雅山来到印度次大陆,也有人认为它们沿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飞到了东南亚。当年,北京雨燕再次飞回颐和园时,科研人员回收了第一批设备。大家惊讶地发现,北京雨燕经历了史诗级别的飞行,它们飞到了非洲西南部。
“数据读出来的那一刻,环志志愿者特别兴奋,大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回忆起7年前的情景,付建平语气中仍难掩自豪。
梁烜的本职工作是教研员,她坦言,刚开始做鸟类环志,觉得好玩有趣,但坚持下来会发现,它是艰苦和枯燥的。与观鸟能到不同的地方、看到鸟类各种有趣的行为不同,环志需要在固定地点重复做相同的工作,抓鸟、上环、测量、放飞……但是,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需要大量数据积累,科研人员和志愿者重新捕捉到环志过的北京雨燕,概率并不算高。这也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北京雨燕被环志,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鸟类环志的工作中。
“了解北京雨燕的迁徙,是保护它们的前提,欢迎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守护北京雨燕。”梁烜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