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黑土地上的“夫妻档”:逐梦田园 带富乡亲 朱一龙:整个人松下来,三哥的感觉就来了 江西南昌一男子教唆阳性人员隐瞒聚会事实被拘留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实施3天临时管控措施 天津五部门合作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 西宁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149.47万人份 结果均为阴性 “芭蕾王子”吴虎生:每一次起舞我都拼尽全力 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中小学办学特色吗 疫情期间,大学生社会实践有了新样貌 连云港本轮疫情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BA.2.2.1进化分支 我国南方多地高温天气仍在持续 多地气温超7月历史极值 遏制涉疫就业歧视还须强化隐私保护 杨丽萍携《十面埋伏》来厦献演 四川平武: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有2人遇难4人失联 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评论:让“职业本科”成为金字招牌 有力度亦有温度 福建霞浦撑起特殊群体“保护伞” 不存在的“河南传媒大学”,本质上是在搞诈骗 零碳蔬菜、碳中和牛奶等集中上市 零碳食品谁买单? 哈尔滨铁路公安侦破特大非法制售假发票案 涉案总值2000余万元 沈阳按月委托提取住房公积金满足不同群体职工多元化需求 小长假,大漠黄河欢乐游 “十四五”我国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 我国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预计到2035年约46.1万公里 银川2022年中考最低录取控制线公布 四川平武: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救援正全力进行 四川平武: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致道路中断 各项救援措施已有序展开 山东临沂感染病例数开始下降 社会面清零 山西侯马发现一例复阳人员 轨迹公布 “躲在虹桥卫生间”的阿芬找到工作了 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新机遇 江苏徐州无新增感染者 受强降雨影响 四川绵阳平武县城至九寨沟G247线道路中断 福建霞浦调整12个中、高风险区 湖南衡阳三胞胎收到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 一人填报北大 江西南昌已报告6例本土新冠阳性感染者 属同一传播链条 “90后”瑶族姑娘演绎千米海拔瑶寨脱贫致富传奇 评价重实效 服务得提升 福建霞浦通报3起疫情防控不力典型问题 七旬录音师解密82版西游记:孙悟空的声音是这么来的 广东东莞清溪镇发现一例核酸初筛异常人员 行程轨迹公布 未来三天 陕西黄河渭河嘉陵江等河流可能出现致灾性洪水 山东莱阳警方通报“母女被拖拽”:男子已被刑拘 向粤闽学什么vlog⑩ | 走咧走咧去宁夏,带上“朋友”去宁夏! 考察学习进行时⑤ | 宁夏党政代表团在厦门学习考察 南京警方破获特大网络直播诈骗案:女主播背后的赏金诱局 甘肃兰州现共有高风险区17个 中风险区6个 中国动画电影:随大圣归来 伴哪吒重生 山西临汾侯马市发现1例复阳人员 安徽本轮累计确诊本土病例372例 无症状感染者1485例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内蒙古黑土地上的“夫妻档”:逐梦田园 带富乡亲

2022-07-12 17:05:3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通辽7月12日电 题:内蒙古黑土地上的“夫妻档”:逐梦田园 带富乡亲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从同学到夫妻,再到同事……28年前,蒋加文和马清艳放弃更安稳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在黑土地上书写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炽热情怀。

1994年,蒋加文、马清艳毕业于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农学师资专业,本可以登上三尺讲台,但二人双双选择到基层农业生产一线一展身手。如今,他们的身份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保安农场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现在苗期管理重点是防虫,苞米苗有白化苗,是缺锌肥,咱们把锌肥和打虫药掺到一块儿打,这样的话就不用二次喷药了。”见到蒋加文和马清艳时,夫妇俩正在保安农场玉米地作技术指导。

图为马清艳在查看苗情。 胡建华 摄图为马清艳在查看苗情。 胡建华 摄

保安农场三分场以“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的经营模式,调整传统发展方式,推广玉米密植种植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秧苗的涨势、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都需要蒋加文和马清艳夫妇答疑解惑。

年纪轻轻,却整天待在农村和土地打交道,许多人不能理解夫妻俩的选择。马清艳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无论当初因为什么选择了农业,现在她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这些年,我俩一直在基层搞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新品种引进和新种植模式的研发、推广,感觉和农民接触,更接地气、更舒服。”马清艳坦言,看着农民从播种、到张苗、再到收获,她打心里高兴。

“他们俩经常到我们分场田间地头来指导,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课,老百姓都听得明白,都特别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保安农场三分场会计周玉红说。

图为蒋加文(中)在小麦示范田推广田间管理技术。 郭大蕾 摄图为蒋加文(中)在小麦示范田推广田间管理技术。 郭大蕾 摄

除了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宣传推广种养殖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思路,为职工增收创新提供“点餐式”培训指导,夫妻俩还借助互联网平台,组织职工线上学习。在马清艳看来,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是让村民富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每天在平台提问题、回答问题、发表日志和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并将农牧科技视频和科技讯息分享到分场各种群,解决职工群众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职工科学种田水平。”蒋加文说。

“社会形势在变,我们要跟进潮流,不仅要指导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种得好,还要卖得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让蒋加文、马清艳继承了父辈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把田间地头当作“实验室”。

“以前,农民是看天吃饭,农作物经济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如今,如何减少天气、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帮助农民精细化耕种管理,这些都对农技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蒋加文说。

图为蒋加文、马清艳夫妇。 胡立忠 摄图为蒋加文、马清艳夫妇。 胡立忠 摄

28年来,夫妇俩累计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100多项,引进玉米和红干椒新品种60多个,发表专业论文6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其中玉米“44型”种植技术等发明专利技术3项。

值得提及的是,夫妇俩连续1300多天将科普指示分享给农户。“我们每天都找最新的玉米或红干椒科普资讯、科技知识,选择通俗易懂的、图文并茂的转发到微信群,让农户能更直观地了解新技术、新技能。”马清艳说,虽然事情简单,但每天坚持做、重复做,感觉很有意义。

2019年,蒋加文、马清艳成为通辽市农牧专家库成员;2020年,夫妇俩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员。之后,二人先后被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科技志愿者、优秀科普信息员。今年1月,他们又同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二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

“大家信任我们,我们就更要多做、多跑。乡村为我们‘搭好了台’,我们就要‘唱好戏’。”28年来,夫妻俩扎根“泥土”,怀揣着“三农”的深厚情感,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在多彩的乡村田野干得风生水起,诠释最美芳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