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朱宁宁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在我国治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慈善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修改慈善法的呼声不断。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开展执法检查并提出适时修改慈善法。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出有关修改慈善法的议案,建议加快推进慈善法修订工作。
议案指出,目前慈善法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互联网慈善法治建设相对滞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健全、慈善统计制度和慈善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此外,在慈善事业信息公开方面,还缺乏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覆盖整个慈善事业的信息化大数据管理系统。
议案认为,应当通过修法进一步凸显慈善事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着眼于互联网慈善的蓬勃发展,增加互联网慈善专章,明确互联网募捐平台的法定职责、个人求助的条件和义务,加强平台责任、审查甄别、信息公开、风险提示和责任追溯,规范网络个人求助行为。同时,在已规制慈善组织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法律规制范围,积极研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慈善活动的特点规律,并纳入法律予以规范。
议案还建议,进一步充分完善慈善法相关内容,将鼓励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纳入慈善法;进一步加大对慈善组织的保护和政策扶持力度,合理调整慈善组织支出标准和管理费用等,使捐赠方、受益方、慈善组织和管理监督者各得其所、互相促进;明确公开募捐主体、接受募捐主体的界定范围和公开募捐资格的审批、取消、退出情形和程序;进一步做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下开展慈善募捐、进行慈善活动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