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别中了高考骗局的招 合力化解银行网点“排长队” 营业时间“能延尽延” 东西问 | 鄂崇荣:巍巍昆仑,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原点”? 今天北京云量较多仍有雨水“叨扰” 早高峰出行谨防道路湿滑 一次“艳遇”被敲诈12万 揭开网聊敲诈背后的黑幕 辽宁丹东:除危急重症外 就医患者由社区(村居委会)出具人员身份证明方可就医 湖北一护林员扎根深山22年: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从集聚到疏解,北京以减量发展释放增量风景 北京中小学生有序返校复课 2022社交趋势:打卡戒掉坏习惯 亲近自然拥抱“小确幸” 洪水袭来怎么办 逃生自救指南请收好 宁夏一干部伙同他人侵吞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 一审获刑十九年 新冠疫苗一年挽救近2000万人生命 (人民幸福生活)湖南湘乡:多点发力拓宽就业 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上海6月27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还在相信“天坑”专业?别把兴趣与就业对立起来 危害大隐患多严重扰民 西安警方整治非法改装“炸街车”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打造高原“空地一体”救援体系 云南将暴雨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 多地发生滑坡泥石流风险高 双胞胎姐妹互换身份违法出国30余次 被哈尔滨警方抓获 银川市典农河畔荷花次第开放 2022年度第一期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培训班在吴忠举办 宁夏出台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新政策 辽宁迎入汛最强降雨 沈阳启动防汛Ⅳ级响应 北京发布30条综合举措全力稳就业因地因企因人精准帮扶 7月1日施行!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有新变化! 浙江宁波捕鱼郎变身护渔人 书写“渔舟唱晚”生态守护故事 天津援青十二载:特色产业开发助力高原乡村振兴 青海茫崖完成赛什腾山天文台址GPS高空探测 可循环快递包装来了 “买买买”后不再忙着“扔扔扔” 戈壁稻区“鱼米”神韵不输南方 引种“彩米”绘丝路“丰景” 银川新百三大业态延长营业时间 “实用派”读书 用阅读改变生活 用摄影记录最真实的生活 银川慢行绿道改造 为出行提供更多可能 【大国粮仓】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连续十二年位居全国第一 剧本杀、密室逃脱有新规范!这些情况下未成年人不能玩 【大国粮仓】科技让盐碱地变为大粮仓! 长征情报题材小说《乌江引》引热议:打破纪实与虚构界限 男选手19年来首次颗粒无收 中国游泳成绩退步明显 “暖蜂驿站”暖人心——深圳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 民调:逾半美国人称最高法推翻确立堕胎权的判例是倒退 甘肃靖远:做好土地“加减法” 种瓜得瓜惠民生 (人民幸福生活)宁夏公安政务服务“不打烊” 打造贴心“便利店” “Go Jiangsu”外籍粉丝走进大丰:体验黄海湿地风光感受沿海发展脉搏 【大国粮仓】“龙江模式”让黑土耕地质量大提升 【走进县城看发展】青海泽库:每一颗草籽都被期望饱满 2022高招季 院士帮你“选”专业 广彩大师谭广辉:跨界融合让300岁广彩变“年轻” 新东方6元一根的玉米 农民到底能赚多少钱?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别中了高考骗局的招

2022-06-28 09:05:53来源:中国经济网

别中了高考骗局的招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的志愿填报焦心不已。一些诈骗分子抓住部分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炮制出各种各样的陷阱,不仅给考生和家长造成钱财损失,还有可能耽误考生正常的录取程序,贻误孩子未来发展。日前,司法机关发布了高考诈骗案例,提醒考生和家长擦亮双眼,警惕花样百出的涉高考诈骗。

从“提前查分”“花钱改分”到“内部指标补录”“填报志愿指导”“伪造录取通知”,涉及高考的诈骗活动形形色色,贯穿考试结束后全程。比如,一些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以“提前查询考试成绩”,再在网址链接中植入盗取网银密码的木马软件,很容易让考生和家长“中招”;有的诈骗分子声称只要支付高价“服务费”,就能通过“黑客”进入系统帮忙修改高考成绩,其实高考采用的是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还有一些诈骗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招满,只要花钱“打点”,就能让考生获取补录名额、“计划外指标”……事实上,正规招录过程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志愿填报多几分把握,不惜花费重金报名一对一高考填报指导课程,认为专业人士可能会给出更靠谱的选择,宁愿浪费钱也不能“浪费”孩子的高考分数。实际上,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未列入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能算一种职业,更没有资格认证。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行业,其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产生纠纷后很难找到相应的维权机构,考生和家长须谨慎选择。教育部官方网站也表示,目前没有与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在警惕各类涉高考诈骗的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保护好考生个人信息,高考准考证、个人身份证、考生号及密码、志愿填报表、成绩单等与招生录取相关的个人信息千万不能泄露,谨防被别有用心的人从微信等社交平台获取,用来实施精准诈骗。考生收到招生办电话或短信称考生存在作弊行为时,务必第一时间与就读学校联系,确认信息真实性,千万不要转账汇款。

警惕形形色色的高考骗局,是考生和家长亟需补上的重要一课。许多涉及高考的诈骗陷阱之所以能实施,利用的就是考生和家长掌握信息不全面和存在侥幸心理的特点。因此,相关部门在保障高考顺利进行的同时,也须加强高考招录常识的普及,让考生和家长了解高校招录程序,避免各种诈骗行为发生。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