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6月9日电 (张婧 艾庆龙 王牧雨)9日,《甘肃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政策吹风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披露,甘肃从今年开始至2026年进行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一期工作,在评估总结一期搬迁工作基础上,适时启动二期搬迁,共计26.43万户、103.95万人。
甘肃作为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超过50%的国土面积位于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07万处,居全国第四位,受威胁人口243.27万人。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玲房坦言,近年来,即使甘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治理,但仍然出现“年年治、年年毁”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避险搬迁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威胁和发展受限问题。
图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启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第一批次60户289人集中乘车搬迁。(资料图) 杨艳敏 摄甘肃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更是阻止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甘肃的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占全省面积的12.14%,近90%的国土面积属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统筹发展与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甘肃此次一揽子措施中提出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包括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地震灾害危险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在内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赵玲房表示,搬迁安置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并以县城及乡镇安置为主,以中心村、乡村旅游区等安置为补充。同时,还对避险搬迁户每户财政补助10万元。
在甘肃,作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的兰州新区,成为该省灾后重建易地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承接地,这里规划了3700多套农村安置住房和5万多套城市安置住房。早在2021年,这里就已经陆续有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陇南市文县、甘南州舟曲县等几批受灾民众迁入安置。
对于当地移民们来说,起初提及“搬迁”,他们总觉得“不熟悉”“不踏实”“还是老家好”,但后来因为移民地平坦、宽阔,交通、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优势,之前的顾虑逐一打消。如今,移民在兰州新区的家,都已成为他们的心安之所。
实际上,之所以感受到“心安”,避险搬迁并非“一搬了之”,当地官方在组织搬迁的同时,还致力于安置。具体而言,就是为移民搬迁户“因户制宜”制定详细的安置方式、搬迁补助政策、房屋户型和选择、搬迁土地政策等,并承诺落实好就医上学、文化娱乐、绿化美化等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生活好。
记者梳理发现,该省于5月底召开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甘肃要稳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多重效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