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现代生活,把非遗的奇妙展现出来 15名游客野山迷路 消防员通过微信定位救出被困人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艰苦的环境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对妆容的追求关乎尊严和体面!她是盲人,她教盲人化妆 数字化防疫,别绊倒“离线”老人 两支32块钱!超市里的雪糕为什么越卖越贵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靠“适应”走过一波三折求学路 高考做错一道题 走上建筑师之路 走,我们一起去“赶集”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云”上开会 屏上面对面 “终身污点”式 恐吓教育不可取 2022全国高考天气地图出炉 广东广西等8省区考生需警惕强降雨 浙江16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 北京餐饮经营单位今日开放堂食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多项自主技术为神舟护航 北风继续刮!北京今天阵风可达7级 最高气温跌破“3”字头 新冠大流行促全球“小眼镜”增多 疫情期间更需爱眼护眼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端午小长假北京车市悄然复苏 线上线下预约看车消费者明显增多 芒种忙种!大数据看哪里迎降雨最多时段 夏收夏种警惕强降雨强对流 湘赣闽粤桂等地仍有强降雨 河南山东等地有间歇性高温天气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要学会调整心态 享受“最辛苦”的工作 以司法力量保护人格权 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纪检监察干部假期下沉生产一线 监督护航高效复工达产 浙江千年古城传统美食受青睐 成“Z世代”假期新“食”尚 “突突突”作幅画,年轻人解压又有流行新玩法 全力护航高考 助力学子圆梦 端午假日国内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86.8% 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 端午北京市民悠享“微旅行”“云赏游”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我的人生就像是跳远 落入传销陷阱 一女士在家乡民警远程指导下脱险 连日暴雨武夷山道路塌陷 福建省多地发布山洪灾害预警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揭秘背后的“南航智慧” 【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第187期:老师带网瘾少年去妈妈工地搬钢筋 北京:公共场所核酸时效变为72小时 开学前减少外出聚集 河北省科技助力“三夏”大服务大培训系列活动在鸡泽县启动 山西举行“环境日”主题活动 “2022年黄河生态保护行”再出征 航天员陈冬母亲喊话儿子:圆满完成任务是你的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蓝天正在从“奢侈品”变为“常见品” 6日起北京市属公园和国家植物园限流比例调整至75% 探访内蒙古荒漠深处的民兵“哨长”:驻守边疆永不“退役” 铁路迎返程客流高峰 国铁西安局预计发送旅客25万人次 麦收新事|夏粮抢收进行时 “铁麦客”跨区收麦方便吗?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浙江象山半岛假期烟火气:“海派”美食勾勒渔家文化 端午假期杭州东站客流升温 “一日一图”增开列车 【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刘羲檬:妈妈在哪,家就在哪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连接现代生活,把非遗的奇妙展现出来

2022-06-06 09:07:32来源:光明日报

【文化评析】连接现代生活,把非遗的奇妙展现出来

【文化评析】

刚告别国际博物馆日,又迎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尽管距离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尚有时日,但有关部门已开始预热,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先声夺人,渐次揭开面纱。据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在今年遗产日期间将举办6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上活动2400多项。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这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很时尚,也富有动感,特别是跟现代生活相连接,也多了一份亲和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数量多,共划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可以说,涵盖了方方面面,也覆盖了全国各个省份,但在一些人眼里,不知道非遗究竟“离我是近还是远”?说远吧,几乎触目皆是;说近吧,却不知其奇妙所在。

多年前笔者曾参观某个“非遗之乡”,当地的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等项目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走近它们,尽管心生敬畏,有一种悠久文化穿越时光展现在眼前的感觉,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仅凭肉眼是无法知其妙处的,只能默默感慨。后经专家介绍,并经传承人现场演绎,方对它们的不同凡响知晓一二。

都说非遗好、传承非遗有意义,但是,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其价值所在,都应详细告诉大众。一定程度上说,非遗的生命力,既取决于它自带的光环,以及岁月赋予它的沧桑,还取决于它能不能被人们接纳。而要为人接纳,就要展现其独特的精妙之处。很多非遗的神奇是看不出来的,再加上它们长久地生存在某个区域,更不具备广泛性,也就更需要走出深闺,走向更为热气腾腾的人间。

由此联系到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非遗当然是有迷人色彩的,但是只有“近人”,才能“迷人”,只有更紧密地连接现代生活,才能绽放更大的光彩。这种连接,不是简单地生贴硬凑,也不是为了凸显生活气息而胡乱改造,而是为了找到跟现实相对话的接洽点,挖掘它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交集。如果非遗孤芳自赏,就很难活起来,即便经过“输血”救治也难有持续性生命力。

据介绍,今年一些网络平台将推出“赏中国精彩技艺”“非遗藏品季”“焕新非遗计划”“非遗奇遇记”等主题活动,向大众展示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等丰富非遗资源,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可以想象,这些活动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光有意义还不够,应尽量有趣有意思一些,尽量转变文本、转换表达方式,以期在新的话语表达和形态创新中,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觉,让大众看后啧啧称道,不知不觉中生发出拥抱非遗、热爱非遗的念想。

进而言之,无论政府活动还是民间活动,主打非遗牌都不能老气横秋,更不能唱唱高调走过场,瞄准大众兴趣点,越走心就越有效果,让受众参与性越强就越能提升人气。

作家冯骥才说过,非遗是一种生活文化、活着的文化遗产。其实,非遗本身就来自民间,融入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它们是属于人民的,没有理由不回归大众。更何况一些非遗还承担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也就更需要接地气。接地气不会掉价,变得大众化不会变得庸俗,找到更多连接现代生活的好办法,只会让非遗更有活力。

(作者:王石川,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