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普洱6月3日电 题:云南勐啊边境派出所:青春无悔守边关
作者 董国勤 王琦妍
云南省孟连县勐马镇勐阿村,位于祖国西南边陲,长达28.3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山水相依、隔河相望。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勐啊边境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就驻守在这里。
2017年以来,该所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全国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先进集体”等荣誉。近日,该所再次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用实际行动兑现了“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铮铮誓言。
骄阳下的坚守
从普洱市出发,穿过澜沧县城,经过孟连县,沿着边境山路一路向西,就抵达了和顺执勤点。王洪彬是该执勤点负责人,从2002年起,他一直坚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承担着守边、护边、巡边的重任。
入夏以来,执勤点骄阳似火,一阵小雨过后,沥青路上冒着热气,一辆辆货车有序等待着检查。
“天气热,大伙的工作热情却不减。”王洪彬笑着说,越是炎热,查缉过往人员、车辆越要一丝不苟。
图为民警正在和顺执勤点执勤。 普洱边境管理支队供图混有货车尾气的热浪、烫手的货车铁箱、不断流下的汗水……这些都是执勤人员每天要面对的“烤”验。
“天气再热,水也不敢多喝。”与王洪彬一起执勤的甘江波说,为保证货车快速过卡,执勤民警上勤时尽量减少喝水次数,近40℃高温中,一干就是8个小时。
“近3年来,我们勐啊边境派出所累计缴毒807公斤、易制毒化学品240余吨,抓获在逃人员61人,查获涉诈物资2.5万余件。”民警王洪彬介绍。
界碑旁的守护
前往185号界碑的路上,警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小路进山。到达半山腰,面对愈发陡峭的泥泞小道,执勤民警只能徒步踏查。
行至中途,泥石流让巡逻队员放慢了脚步。踩在松软的泥堆上,民警们的心悬在了嗓子眼。年龄最小的民警付钦杨介绍,“巡逻路上常年多雨,地质灾害频发,对执勤队员来说是家常便饭。”
18公里的山路走到尽头,185号界碑出现在眼前。执勤人员清理界碑旁刚刚长起来的杂草,仔细擦拭界碑,将“中国185”的字样描红。
800多个日夜里,该所全体移民管理警察24小时不间断开展抵边封控,连续坚守边境一线。民警付钦杨笑着说,“守好边境就如同守好家门,一切辛苦都值得。”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初夏的云南普洱,大地吐绿。在勐阿村的菜地里,村民正躬身忙碌,橡胶加工厂内机器轰鸣。
近年来,勐啊边境派出所结合“背包警务”驻村工作,助力边境乡村振兴,拓展“宾弄赛嗨”团结互助机制(“宾弄赛嗨”是傣语音译,意为“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
5月26日,勐啊边境派出所传来喜讯:该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与此同时,民警李天益正在勐阿村一家橡胶手套厂走访群众岩刀。
自2020年1月入驻以来,民警们因地制宜,制定“鼓励就业入户宣传+邀请专家技能授课+对接企业提供岗位”发展思路,村民岩刀就是其中的收益者之一。
“两年前,我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中。起初,因路子少、没经验、没资金,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还好在民警的帮助下,到橡胶手套厂工作。目前,工作稳定,也有了自己的家。”岩刀说。
图为民警正在开展边境巡逻途中。 普洱边境管理支队供图民警李天益介绍,目前,该所累计帮助400余名边民解决就业问题,推出10余条便民措施,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1起,实现社会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天色渐晚,夜空中丝丝细雨被风吹起,勐啊边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一如往常驾驶警车巡逻在村寨小路上,明亮的车灯照亮了村民的出行道路。(完)